行业紧俏 收藏旺盛
常言道,盛世收珠宝。据统计,2006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国内销售额为16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去年整个行业企业较20
05年利润增长20%以上,利润增长速度首次快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海关提供的数字显示,去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出口6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11%。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繁荣局面。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协会常务理事鲁克化教授认为,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珠宝玉石的收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珠宝本是稀有物,珠宝玉石不仅可以欣赏,还具有升值功能,现代社会对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珠宝收藏越来越热。鲁克化介绍,目前收藏前景较好的翡翠、白玉,价值比三五年前涨了好几倍。几年前,白玉料几千块钱一公斤,现在约20万元一公斤。鲁克化给笔者看的一块青白玉,五年前值800元人民币,现约值8000元,以它的大小可以加工成一个小牌和两个小饰品,出售时价格不菲。
主流好 边缘差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查中心报告指出,我国珠宝市场分为主流市场和边缘市场。主流市场由重点城市的国内外知名品牌组成,他们品牌意识较强,产品质量大多由主要的质检机构出据证书,基本形成上柜之前送货检验、“一物一证”的质量保证模式,整体质量及相关标识状况好。
边缘市场由中心城市边缘地区、二三线城市、旅游景区及旅游线路市场、部分收藏品市场、以及典当、拍卖、网络以及电视购物等销售形式构成。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查中心指出,边缘市场由于经营场所相对分散,经营者流动性大,从业经营人员素质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匮乏,是珠宝饰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重灾区。据报道,曾有游客在柬埔寨、越南买到多件红宝石饰品,均为合成红宝石。2006年免费检测活动期间,检测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样品合格率为13.51%,送检的77件祖母绿饰品则全部不合格。
有法可依问题有三
据专家介绍,珠宝玉石首饰的产品质量判定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标准化法、计量法以及相关国家标准:GB/T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2003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4钻石分级、GB11887-200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等,其产品质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定名是否准确,级别确定是否准确,贵金属材料及其纯度是否准确,印记是否符合要求等。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报告指出,国内珠宝玉石首饰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名错误,以假乱真:产品的标识与实际产品不符合,通常是用一种珠宝玉石冒充另外一种与其外观相似的、更为高档的珠宝玉石,或用合成珠宝玉石冒充同类天然珠宝玉石,达到以假乱真,赚取非法利润。此类现象多表现为石榴石标称为天然红宝石、合成立方氧化锆冒充钻石、合成祖母绿冒充天然祖母绿、合成水晶冒充天然水晶等。
2、定名不准确,以次充好:最常见的是对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为B货)或经染色、漂白、充填处理(俗称为B+C货)的翡翠未标明处理方式,当作天然A货翡翠出售,造成消费者上当受骗。
3、标识不规范:这种现象尽管可能不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但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同时也反映出部分珠宝企业对标准理解不够、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等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出售的珠宝玉石产品品种标识不明确,多使用俗称进行定名,如将翡翠标称为缅甸玉,大理石玉称为阿富汗玉,造成消费者不理解。
(2)将玉石类产品笼统地定名为“玉”,该类产品往往是玛瑙、蛇纹石玉、大理石玉、石英岩玉等中低档玉石。
(3)贵金属的标识不全。正确的标识应包括贵金属的材质及含量,如18K金可以用G18K或AU750来表示,但经常发现产品上仅标注了18K或750。
须谨慎要“五看”
收藏与爱好不能仅靠热情。“藏知”不够易上当;阅历不够,辨别力就不行。因此专家建议大家多学习有关珠宝的知识,多实践,多看少买。鲁克化教授建议:
1、看材质。买珠宝先看是什么性质的东西,这是收藏的前提。主要看东西的材料、颜色、光泽、损坏程度等等。
2、看造型。器形是决定审美的重要因素。造型主要有人物、瓶盘罐、配饰、祭品、兵器等等。
3、看纹饰。纹饰服从于器形,它是一种社会功能需要。主要看纹饰的疏密、齐整,是否统一、和谐。
4、看工艺。即看由料变器的技术。技术越高超,文化性越高。
5、看文化、艺术。看它是否气韵生动、神形兼备。
珠宝玉石监督检验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珠宝时注意:
1、在旅行途中购买珠宝饰品,要慎重,切忌盲目冲动。
2、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场及专营店去购买。
3、购买珠宝饰品切记索取发票、标识、鉴定证书等相关凭证,且一定要注明所购饰品的详细名称,以备售后服务及维权时使用。
4、购买珠宝饰品要认清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国家授权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都带有“CAL”和“CMA”的授权标志,而非授权机构的证书没有这样的标志。5、如果需要在一些边缘市场消费时,建议花一些时间了解相关产品知识,必要时经过相关的基础培训,或是咨询有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