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万钢: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4日举行的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强调指出要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讲话全文如下:
尊敬的袁隆平院士,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首先,我代表科技部对袁隆平院士以及他所在的杂交水稻科技攻关团队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对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也对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创新的时代需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袁隆平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创新精神的集中写照。为此,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科技部、农业部和湖南省委六家联合组织的这次宣讲活动,对于宣传先进、弘扬创新、激励广大知识分子,意义重大。把袁隆平院士作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宣传,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袁隆平院士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大一线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作贡献的高度评价。
当今时代,世界农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快,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广泛共识。与此同时,人类也面临着人口过快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粮食产量增长放缓、传统技术增产效应趋减、食物供应不断趋紧、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大规模减产,以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的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由5亿增长到13亿,人均耕地面积由0.18公顷减少到0.10公顷,其中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我国农业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这是世界农业发展史的一大奇迹。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正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的不平凡的创新,成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领域的先进代表。特别是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农业科学家,敢于面对世界经典遗传理论的难题,开创性提出了杂交水稻的优势理论,不仅冲破了水稻传统杂交的科研禁区,并率先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和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杂交水稻。通过国家863计划的全国协作攻关,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水稻单产,使我国从一个严重的粮食短缺国变成了一个粮食自给国,为解决十几亿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提供了保障,成就举世瞩目。
我们要在科技界和知识界,开展认真学习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的活动,学习他不畏权威、敢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品行和风格。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要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深入实践,努力探索,勇于创新,追求真理。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基层农业科技组织,要以袁隆平先进事迹为动力和鞭策,切实加强对农村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大联合,提倡大协作,积极鼓励和开展多部门、多学科的联合协作,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农业是“强基础、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多年来,科技部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始终把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大幅度增加对农村科技工作的投入,瞄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及时组织力量、配置资源,部署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前不久,我们启动了“十一五粮食丰产工程”,将在十二个粮食主产省开展粮食持续增产增效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大面积集成示范。在一系列农业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深入农村科技管理和机制创新,显著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粮食安全科技保障能力。
今年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十一五”科技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力争在现代农业高技术领域、农业共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显著增强我国农村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与农村科技的整体水平,努力实现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来源:科技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