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一位带着一副老式棕色塑料框眼镜、外表清瞿的中国外交官,频频占据世界各大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他,就是中国政府首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大使。在非洲十七年的他表示,枪声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枪声甚至睡不着。
香港《文汇报》的文章称,从197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成为名不见经传,但却足迹遍天下的外交信使,到今日鼎鼎大名的特别代表,刘贵今已整整陪伴中国外交走过了35个春秋。在他35年的外交生涯中,有25年之多,都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有关。
中国人面孔仿如通行证
刘贵今1945年8月生于山东郓城。早在1970年代在外交部做信使期间,刘贵今便曾多次前往非洲。“那时候中国人很少到国外,非洲人见到我们都是跟在背后叫Japanese(日本人)。但到我2001年在南非当大使的时候,日本驻南非大使就跟我说,‘现在我们日本人到了南非,人家都叫我们Chinese(中国人)’,这就是中非关系发展迅速,人员往来频繁的生动例证。”“中国人的面孔在非洲就是一张通行证。这是非洲人多年来形成的对中国的认可。”
1980年代初,刘贵今首次驻外,被派往肯尼亚,在那里,他经历了未遂政变和局势失控。其后,他又在埃塞俄比亚出任参赞,恰好正值埃塞战乱,两派争夺政权。如今,再回首那段令人惊心动魄的往事,刘贵今却显得格外风清云淡,举重若轻。彷佛在他的记忆里,只有在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观赏野生动物时天人合一的安静淡然,和在夕阳下偷闲阅读《中国人发现世界》时的酣畅淋漓。
刘贵今不无幽默地说:“我是1991年1月5号到的埃塞俄比亚,在最初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到晚上就是枪声一片。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放爆竹呢,后来大使告诉我说不是,我才知道是枪声。但很快,我就很习惯了听着枪声安然入眠。等到5月份政权稳定下来,枪声戛然而止时,我晚上反而睡不着了。那时,听枪声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刘贵今接着说,“但到6月4日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弹药库的大爆炸。当时,手雷、炮弹、地雷霹雳啪啦响成一片。我们院子里的玻璃都给震坏了,还落了好多子弹、炮弹。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危险的。”“但是两派部队都学过《毛选》,纪律都很严明。当时他们通过广播要外国使团把国旗升起来,以便给予保护。果然,他们就在周边巡逻,不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