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演练。高方录摄
东方网8月28日消息:初秋时节,西北某地,硝烟弥漫。突然,一道强光穿云破雾,3枚“毒气弹”落在“红军”某待机地域。“迅速前出侦毒!”只见兰州军区某防化团二连10多辆新型防化侦察、洗消装备车疾如闪电般驶入“沾染区”,行进间完成了信息化条件下实毒侦检、洗消、除瘴任务……
人才培养与装备转型同步
3年前,一批新型防化侦察车、淋浴车、洗消车相继开进连队,二连官兵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新装备列装不久,二连就在防化演练中掉了“链子”。被誉为“侦毒高手”的一位二级士官,由于操作新型侦毒系统有误,结果侦毒、判毒延误,致使连队兵败演练场。
“软肋最怕对手击,短板要靠自己补。”在训练转变中,二连提出人才培养与装备转型同步的思路,连队《信息化人才建设三年规划》应运而生,围绕驾驭新装备的育才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他们按照“梯次培养、超前储备”的原则,办起计算机、高科技知识等6个培训班;自筹资金建起集网上训练、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局域网;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法,定期邀请军队院校专家为官兵辅导授课,先后选派30多名官兵到装备生产厂家进行新装备技能培训。
“驾驭新装备,干部打头阵!”在战士期待的目光中,连队干部组成了新装备“示范班”。那些日子里,连队干部整天泡在训练场,在冰天雪地反复试验检测,采集新装备训练数据。3个月下来,他们编写出50多万字的新型侦察、淋浴、洗消装备操作规范,成为连队第一批驾驭新装备的“行家里手”,也为连队新装备训练趟出了路子。
人才脱颖而出,使新装备训练如虎添翼。某新型侦毒器训练没有教材,士官常学义带领3名侦察班长协力攻关,摸索总结出运用侦毒器准确快速侦毒要诀,团里推广了他们的训练方法。去年,常学义荣获兰州军区“首届士官人才奖”。大学生干部胡昆潜心研究防化模拟训练问题,先后制作了12部教学片,其中《某新型侦毒器》、《射线指示仪》被总参评为二等奖,并在全军防化兵部队推广。在兰州军区“岗位练兵”比武中,二连一举夺得4金1银,名列军区防化兵部队第一名。
平时训练与实战需要合拍
二连官兵至今难忘3年前那次演练:“尖刀班”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染毒道路实施作业时,3名侦察员由于穿戴防护器材不严密,造成毒剂沾染而“中毒”。
沉痛的教训让该连官兵明白一个道理:训练场上“出人意料”越多,战场上“意想不到”就越少。为此,连队将平时训练与实战需要对接,缩短校场与战场的距离,从难从严砺精兵。
穿戴防护器材是防化兵的基本功,也是平时训练易疏忽的课目。连队在施放刺激性气体的室内,组织官兵练习穿戴防护器材。起初,部分官兵训练时被熏得直打喷嚏。“平时训练不过硬,战时怎能打得赢?”经过反复训练,官兵们总结出穿戴防护器材的新训法,使穿戴时间减少了一半。
加快训练转变,首先要向科学组训要战斗力。近年来,二连每年随团队挺进海拔3500米的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依托高原恶劣自然环境,组织官兵进行以实地、实装、实毒、实消为内容的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连队信息化条件下防化综合保障能力。
随着我军职能的拓展,二连加大了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训练。他们根据为地方排毒抢险任务增多的实际,制订了平时抢险与实战需要结合的应急方案,把每次抢险行动当作临战应急训练,收到了既为地方解难又提高自身战斗力的双重功效。一次,连队受命参加驻地某仓库不明毒剂销毁任务。士官张涛第一个进入毒区作业,准确判定了毒剂种类。连队防化分队迅速进入危险区,顺利实施了毒剂销毁,赢得军地领导高度赞扬。
改革创新与苦练技能并举
实毒侦检,是一项高危险的训练课目,班长常学义建议:在准确测定多种毒剂特征及数据基础上,用老鼠、青蛙、蛇等动物做实体实验,以降低人员实毒侦检时非战斗减员。
一场训练改革在戈壁深处拉开序幕。连队组织官兵冒着40摄氏度高温,穿戴全密闭防护器材进行实毒侦检测试;将不同类型的毒剂分别沾染在石头、植被等不同物体上,让官兵观察其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状态。天道酬勤。连队总结出“一观察、二判断、三对比、四侦检、五取样、六定论”的实毒侦检口诀,不仅使实毒侦检准确率大幅提高,而且减少了因实毒侦检训练操作不当造成中毒的发生,这一训法被上级推广并写入《防化兵军事训练大纲》。
随着训练转变不断深入,连队把制约训练质量提高的难题梳理出来,集中力量一项项攻关。高原高寒地区毒剂挥发度低,侦毒管不易观毒判毒和侦检,二连官兵迎难而上。他们成立“高原高寒毒剂快速侦检”攻关小组,围绕测试不同毒剂在高原高寒条件下凝固状态和染毒征候,经过上百次论证测试,研制出6项革新成果,有效地解决了这一训练难题。作者:陈文鹏 向杰 侯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