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6年北剑演习中,“红军”装甲车辆迂回包抄。 摄影:中广网记者 张坤平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9日电 (记者 王经国、戴盈) 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司令员梅建华1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刚刚结束的“北剑——0709(T)”实兵对抗系统原理性实验演练,成功运用了信息化训练环境,通过贴近实战的检验,参演部队得到锻炼,其成果将对部队军事训练观念、组训模式和手段方法产生深远影响。
一是牵引组训理念发生变化。实兵对抗演练,是最贴近实战的一种组训方式。过去由于理念落后、手段缺乏,演练中存在“情报靠要,决心靠背,行动靠演,情况靠想,结果靠吹”的问题。如今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组训形式,以及新的复杂电磁对抗的训练环境,实现了交战过程随机生成,交战结果相对可靠,能力评估数据说话,在演练中可以发现许多以前不可能发现的问题。
二是推动训练目的发生变化。发现和解决问题,是组训者和受训者始终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演练中运用实兵交战系统、战场损消耗系统统计和多维侦察平台等新的训练手段,使部队在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变得直观可视、定量可查、科学可信。评判结果不能通过人的主观意识来改变,迫使受训者改变观念,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通过先进的训练手段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上来,而不像以往那样只注重对抗的输赢。
三是促使实战理念发生变化。这次演练引入的多维侦察平台、实兵交战系统和战场损消耗系统,把贴近实战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用量化的标准直观地体现出来,进一步框定了现阶段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贴近实战练兵的基本概念,把紧贴实战练兵的内涵拓展的更为宽泛、更为准确、更为科学。
四是带动评估标准发生变化。用数据对部队作战能力实施评估,是现代化军队的一种标志性能力。在这方面,我军相对比较落后。这次演练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各系统进行研发,初步探索了我军陆军部队作战数据的采集办法,并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基本条件:实兵对抗的训练组训形式;科学可靠的数据采集手段;必要的数据采集体系。这些数据的不断产生和积累,将为检验部队训练效益、评估作战能力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