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The Moscow Sessions III, II, I
专辑中文名: 莫斯科盛会3, 2, 1
艺术家: The 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莫斯科爱乐管弦乐团)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3/19新增Vol.2, 3/20新增Vol.1
发行时间: 1988年
地区: 美国
简介:

厂牌名称 : sheffield Lab
唱片编号:CD-27
专辑介绍:
这一系列《莫斯科盛会》录音共有三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开放政策为文化交流解冻,而喇叭花则是音乐文化的亲善先锋,这场大手笔的跨国制作计划十分有趣,也很尖锐。将由俄国指挥家基塔恩指挥美国作曲家的作品,相同的,美国指挥家劳伦斯史密斯也必须要指挥俄国作曲家的曲子。1986年夏天的系列音乐盛会,对这些音乐家们来说,想必是毕生难忘的经验。而这一系列的录音作品亦为传为美谈,除了喇叭花本身的高传真技巧,再加上Reference Recording 和Water Lily,三大发烧厂的通力合作,使得此作品荣登美国TAS「十三张天碟」之列。这是本系列的第三张录音。收录的曲目有俄国作曲家萧士塔高维奇的「庆典序曲」,和葛拉苏诺夫的「第一号演奏会圆舞曲」,美国作曲家库普兰的「阿帕拉契之春」、盖西文的「摇篮曲」,以及艾伍兹的「未解的问题」。显然基塔恩和史密斯两位指挥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尖锐,愈趋近当代的作品,彼此的文化差异就愈大,他们是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呢?听了就知道。

专辑英文名: The Moscow Sessions II
专辑中文名: 莫斯科盛会2
艺术家: The 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莫斯科爱乐管弦乐团)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1988年
地区: 美国
厂牌名称 : sheffield Lab
唱片编号: CD-26
简介:

专辑介绍:
这一系列《莫斯科盛会》录音共有三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开放政策为文化交流解冻,而喇叭花则是音乐文化的亲善先锋,这场大手笔的跨国制作计划十分有趣,也很尖锐。将由俄国指挥家基塔恩指挥美国作曲家的作品,相同的,美国指挥家劳伦斯史密斯也必须要指挥俄国作曲家的曲子。1986年夏天的系列音乐盛会,对这些音乐家们来说,想必是毕生难忘的经验。而这一系列的录音作品亦为传为美谈,除了喇叭花本身的高传真技巧,再加上Reference Recording 和Water Lily,三大发烧厂的通力合作,使得此作品荣登美国TAS「十三张天碟」之列。这是本系列的第二张录音。延续着之前的「音乐高峰会议」(《莫斯科盛会2》中(带来更有趣的音乐交流合作。这次(将让萧士塔可维奇的《第一号交响曲》来考验美国指挥家劳伦斯史密斯(又以皮斯顿的芭蕾舞组曲及巴伯的First Essay for Orchestra来磨练俄国指挥家基塔恩。尤其是巴伯的这首作品首演由托斯卡尼尼亲自指挥(看来基塔恩是真的很有点压力。

专辑英文名: The Moscow Sessions I
专辑中文名: 莫斯科盛会1
艺术家: The 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莫斯科爱乐管弦乐团)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1988年
地区: 美国
厂牌名称 : sheffield Lab
唱片编号: CD-25
简介:

专辑介绍:
戈尔巴乔夫的Glasnot(开放政策)带来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解冻。1988年元月,美国著名的Billboard杂志,以连续三周的大篇幅记事,广泛报导了美苏间的音乐,尤其是古典和爵士交流的动态。
喇叭花是其中捷足先登的音乐亲善先峰之一,1986年他们在莫斯科当地举办了一场美苏音乐演奏会,由美苏两大指挥家史密斯及基塔恩可,分别指挥莫斯科爱乐相互演奏对方国家的乐曲,并当场录制一套三张的【莫斯科盛会】实况录音唱片。
这场破天荒的跨海音乐合作,动员了两国最优秀演奏家和录音人员,苏联官方并制作了一支记录片向全世界播放,在演奏方面,美国虽仅派出指挥史密斯一人,然确负担了整个录音的重责大任。
这次录音可以说是美国三大发烧名厂的通力合作,Reference Recordings的当家录音师凯斯强森不但负责全程监掌,同时也提供了自己设计的麦克风和配音盘,使整个录音工作能不受苏联当地老旧设备和技术的影响,创造出音响的奇迹。
Water Lily公司也提供了相当的建言,当然,整个录音工程、设备的大部份,以及音乐制作的全部,还是由喇叭花负责的。录音历时九天完成(八月九日至十八日),气氛融洽和睦,不仅被誉为一次成功的【高峰会议】,其杰出的演奏和录音表现,更荣登TAS【十三天碟】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