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故事总是具有这样的传奇色彩:无论你的社会阶层、教育、种族、国籍或其他的各种因素,只要你是人才,便能出人头地。的确,这是硅谷的核心精神:只要有智慧、野心和伟大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筹集资金开公司。
但若细细琢磨便可发现事实是,在创业界取得成功的关键,并不与其他精英行业有太大的出入。名牌大学的学历,良好的职业纪录,重量级的人脉和伟大的想法同等重要。带着旅行箱和梦想前来的无名小卒最终功成名就的故事从来都是个例。
根据路透社对硅谷2011至2013上半年获得从该地区五大投资公司“A轮”融资的88家创业公司的调查,其中70家公司的创始人具有明显的传统硅谷特质。(请点击查看路透社相关分析图表)
硅谷特质指的是,创始人通常已在大型科技公司担任要职,或曾在规模较小却人脉资源广泛的公司任职,或已有成功创业经验,或是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其中一所院校的毕业生。投资公司如Accel Partners, Andreessen Horowitz, Benchmark Capital, Greylock Partners和Sequoia Capital注资支持的在北加州的科技企业中,高科技企业家普遍比多数人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
而来自波兰的Fido Labs的创始人Michal Wroczynski在额外花费了很多个月筹款努力后,终于于2012年底和今年年初获得资金。他坦言:“从具有大型人际资源的大学毕业是极大的财富。”
当然也有非硅谷特质的“圈外人”成功的例子。Larry Ellison便在芝加哥中产环境中长大,怀揣2000美金开创甲骨文。Steve Jobs虽在硅谷长大却也来自工薪阶层。
近年来,新一波的以Y Combinator为代表的初创企业孵化器,正在向来自不同背景的企业家伸出援助之手,包括咨询、牵线、介绍以及提供种子资金。Y Combinator的创始人之一Paul Graham说:“我们为许多缺少资源和渠道的创业公司获得更好的业内外联结,但我们注资的多数公司本生就有着硅谷背景,并拥广泛的人脉资源。”
当然,往往有着良好人脉资源的人士通常不负投资人的期望,毕竟无论关系多硬,要想要获取名校学历或大公司的青睐,必须要有点真材学识和雄心壮志。
风险投资家一再强调广泛的人脉并不是创业公司成功的要诀,著名风投人Horowitz说: “我不认为从哈佛或麻省理工毕业就意味着拥有良好的人脉资源,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虽曾在哈佛上学,却也未曾与硅谷接触,直到Sean Parker引荐他。”
从顶级学校毕业,或进入一家比如Google的牛逼公司可以说明一个人的竞争力,但是这些都不是成功的要诀,Horowitz说但投资人在注重想法的同时也注重需要让这个想法实现的人,所以这个人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资质和声誉,同时举例共同创立互联网先驱Landscape Communications的合伙人Marc Andreessen, “Andreessen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的时候,并不认识任何人,但人们却对他的工作十分认可”。
“硅谷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够发掘伟大的想法并支持这些想法的实现,” Greylock的Joseph Ansanelli描述道: “没有比硅谷更加任人唯贤的地方了。 ”
尽管如此,像Andreessen和Jobs背景一般、白手起家的仍然是硅谷中的少数。今天的谷初创中,更典型的是类似Instagram的联合创始人Kevin Systrom的企业家 ,从斯坦福到Google,直至如今硅谷初创, 可谓阳关大道通罗马。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Ross Levine说,创业者通常比工薪人士来自收入及教育更好的家庭。他的“全国青少年纵向调查研究”表明,选择创业的人士来自的家庭平均年收入(1979年为例)为$88,711,而当年美国家庭平均年收入为$67,548。
风险资本家的投资渠道也免不了熟人介绍,红杉合伙人 Mike Moritz描述了7月当该公司如何决定投资杂货快递公司Instacart的过程。“与很多投资都一样,一个朋友的朋友找到我们,告诉我们有某个项目,并鼓励项目的发起人和我们见面聊聊。一步一步,就水到渠成了。”在互联网界,是否通过引荐打入硅谷是至关重要的。
分析公司Mixpanel联合创始人Suhail Doshi用自身的例子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在硅谷成功的。当他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读书的时候,通过互联网聊天室与来自初创公司Slide的工程师聊上了天,并之后获得了Slide的实习机会。Slide是由天使投资人和Paypal的创始人之一Max Levchin共同投资的,这一段实习经历以及同Levchin的私人关系,成为了Suhail Doshi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在Y Combinator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便能从顶级风投公司筹集超过1000万美元的资金。Doshi说:“他是我的超级导师,他在每一轮筹款时为我提供了指导。”Levchin本人则是在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后遇到了企业家兼投资人的Peter Thiel,与他共同创立了Paypla,自此入驻硅谷。
创始人们总是在摸爬滚打地拓展着自己圈子的纵深,而每个人的方式却不尽相同。Brit Morin为她的手工艺网站Brit & Co.在2011年上线后的几个月,即筹得款项125万美金,今年年初再次获得630万美金的投资。投资方包括由Theil创始的曾经支持过Facebook的Founders Fund。Morin的丈夫Dave曾是基金的早期员工,并而后创办了社交网站Path。当被问到是否她的人际关系帮助她获得资金时,她说没有一个风投会对商业策略不清晰的公司投钱。
罗马尼亚移民Gheorge的故事也颇具启发性。他在1989年移居美国,遇到Horowitz时已经创办了一家数据库营销公司和一家预测分析公司(两家公司后被收购),也曾在软件公司SAP任首席技术员,并在顶级风投企业Greylock的孵化下创业。“Andrew是第一个投资我创业的人,不像纽约,硅谷对你的背景有一定的期待。”他说。
(由Sarah McBride采写,Jonathan Weber, Frank McGurty和Leslie Gevirtz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