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3日,第16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在厦门举办。在这场主题为“转型•起航新十年”的行业盛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领导讲解了医药行业特别是涉及新医改的政策新趋势,来自医药行业的多位专家、企业家交流了行业发展的焦点、热点话题。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认为,通过招标的手段不让人家送货,是会出事的,有些省份已有上百家企业联名上书。而分级管理、通过市场的力量自然有可能实现产业的升级。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
牛正乾:通过招标手段不让企业送货是会出事的 企业上书
我讲的主题是医药流通行业的分级管理,给我们医药行业企业带来什么影响。给我们商业企业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呢?要看怎么分类,全国药品流通规划是怎么规划法。怎么要分类?现实是这样的,全世界的医药批发企业加起来的整数量除了中国没有中国多,但是中国的所有医药批发企业加起来的销售总量没有欧美的一家的量大,这样的现实无论作为我们的医药产业的从业者和政府部门,大家心里都很着急。我们的企业集中度为什么这么低?我们的小、散、乱这个现状如何改变?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减少企业数量已经呼吁了20年了,现在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应该说,绝对意义上的企业数量是没有减少的,虽然相对意义上有所减少,比如说99年的时候,我们有17000家医药批发企业,2000年我们有13000家医药批发企业,2004年因为涉及到新的GSP换证有12500家。我们政府很着急,作为消费者,作为一个需要医药批发企业提供药品的机构,比如说药店、医疗机构和诊所,他究竟选谁给他送货实际上还是很头疼的。
怎么样才让他们选择的比较好,又大大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我们有的省份在执行所谓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相关政策,比如说有些省份有200多家企业,但限制10家企业有配送资格,我认为这些政策是不合适的。通过招标的手段不让人家送货,我认为会出事的,他会没有饭吃的,会找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类似这样的招标配送的办法,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做,也在个别省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有些省份上百家企业联名上书,这就是问题了。
我们选择哪个企业跟我们合作,要在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给大家一个非常直观的选择办法,国家可能会出台医药批发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分级管理,要怎么分级呢还在探讨之中。根据我自己的感受和个人的猜测判断,可能会分三个级别或者五个级别或者更多。
面对新的主管部门商务部,面对将会出台的流通行业规划,将会出台的分级管理,会对我们带来哪些影响,现在的招标采购,基本药物的配送,配送商的选择存在很多的缺陷。当然靠一个规划靠一个分级管理这一个政策是很难实现的。怎么来实现?要不断的政策呼吁,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的证,为什么他可以中标我不可以中标?他可以送货我不可以送货?这是规则的问题,规则怎么定呢?我的猜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AAAAA的批发企业有可能不受招标采购的限制,只要是医疗机构和诊所或者是药店你都具备直接配送药品的资格,理论上当地的地方政府不应该过多的行政干预,只要那个医院诊所药店愿意买你的药,你就可以给他送去。如果你是其他等级的企业,可能针对级别低的企业比如说A的企业,仅仅有入门的资格,可能就是你只能在家门口那这一块地送货了。这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政府的行政单位竞争。我认为这是相对公平的,这里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充分的竞争环境,而不是靠可能会存在的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中标资格而让别人没有资格。
这是我的猜测,至于会不会这么做,可能在6月底见分晓。大家可能想了,这样的分级给我们的医药商业带来什么影响呢,我的公司就是10个人的批发企业,怎么办呢?有活路。我个人的观点,一定要鼓励多元化,不能是一元,不能促进现代医药物流,大家全部都搞。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三个人的、十个人的商业公司批发公司是有活路的。但是要让他们规范。
这样的分级管理,通过市场的力量自然有可能实现产业的升级,但是不能因此而严重地打压或者是通过政策来挤占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鼓励现代物流的同时一定要鼓励促进多元化的发展,才有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