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
训马是要点能耐的
阿木古楞:训马难,难在我们的马从来没来过城里,没看过这么多人,阅兵的时候,长安街上到处是人,又是锣鼓鞭炮,马很容易受惊。马惊了,跑了,可不得了。我们就提前让马适应环境。训练时我们请附近市民配合,在训练场周围又是敲锣打鼓,放鞭炮,又是挥舞红绸彩带,还让军乐队吹军号,让马慢慢适应阅兵的喜庆气氛。
嘎拉仓:我们在训练中有一句口号,叫做"齐如刀切,洁如刀光"。"齐如刀切",就是队伍要做到人头一条线,马头一条线,枪口一条线,军马一条线,像刀切出来一样齐。马的鬃毛也一律向左边倒。这难哩。平时马鬃有的往左倒,有的往右倒,还有的是中分。怎么办?有办法,战士把马鬃梳成辫子,然后一缕缕的都挂小布袋,袋里装一把土,愣地把马鬃往左边拽,这才拽了过来。"洁如刀光"讲干净,做到皮革发亮,金属发光,马蹄还要擦油,亮铮铮的。
额尔敦朝鲁:马匹排便也是个头痛的事。几千匹马走过天安门,后面还有游行队伍,街上不能有马粪,马后面挂个粪袋也不好看。我们就把这个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我们掌握了马排便的规律,阅兵那天让马吃精料,吃窝窝头,少喂水。阅兵前一个小时,让马排便。这才解决了问题。
嘎拉仓:我参加1954年那次阅兵,我是指导员,和连长是领队,正领着我们连方队准备通过天安门,突然,有个记者跑过来照相,他闪光灯一闪,把我的马惊了,马往后闪,我和连长的马错开了一米多。好在平时训练得好,我勒住缰绳,稳住马,再使劲夹马背,马便快步跟上了,我汗都下来了。这些事,虽然过去几十年了,但是回想起来,还像在眼前。接受祖国的检阅,是骑兵老战士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