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发生的朝鲜战争,就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与美国空中力量而言,是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较量。现对当时中美参战的空中实力对比作一剖析。
一、中美空中参战兵力对比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空中力量,据1950年10月底统计:共有14个联(大)队,其中2个战斗机联队、3个战斗轰炸机联队、2个轻轰炸机联队、3个中型轰炸机联队、1个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联队、3个舰载机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连同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及南朝鲜空军的兵力,总共有各型作战飞机1200余架。美军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经验比较丰富。
1951年6月,朝鲜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志愿军地面经过5次战役,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7月开始,敌对双方举行停战谈判,进入相持阶段。美军企图从空中对中朝方面施加压力,为配合谈判,以炸压谈,其空中作战兵力增加到19个联(大)队,共有作战飞机1500余架,约占其全部空军的五分之一,兵力上占有很大优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截至1950年10月底,只有新组建的两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近200架。为了加速空军建设和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需要,至1951年5月,分4批组建了17个航空兵师34个团及其相应的保障机构。从1950年12月开始,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至1951年8月4日,为初战阶段,投入兵力为1个团,以大队为单位,在苏联空军的掩护下---选择有利时机,进行实战练习。这时敌我作战兵力对比为50:1(不含苏联空军参战兵力,下同)。当时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米格-15型歼击机上只飞了几十个小时,仅完成了中队、大队编队和单、双机空战课目,可以说对空战毫无经验。但他们都是来自陆军的优秀干部,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因此部分地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从1951年9月至1952年5月,志愿军空军以师为单位,采取由少至多,以老带新,先打弱敌,再打强敌的办法,组织部队参战,一线兵力保持3-4个师6―8个团,这时敌我兵力对比为10-15:1。从1952年6月至1953年7月,中央军委确定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采取“加打一番”作战,投入一线兵力为4-6个师8-11个团,敌我兵力对比为7-8:1。从抗美援朝作战三个阶段敌我兵力对比不难看出,志愿军空军由不会打仗,到学会打仗;由打小仗,到学会打大仗;由单一机种作战,到组织多机种联合作战;由在昼简条件下作战,到能在昼复和夜简条件下作战的成长壮大进程。
二、中美双方主要参战飞机性能对比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作战飞机主要有F-80、F-84、F-86A、F-86E、F-86F、F-94、F-51、F-4U、B-26、B-29型以及其它参战国的FMK-5、FMK-8、FMK-24等机型。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主要参战飞机为米格-15型,1952年下半年改装为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以及少量的护航机拉-11型、轰炸机图-2型。
从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米格-15比斯与美军F-80、F-84、F-51、F-4U、B-26等型飞机相比在性能上都占有明显优势。尽管志愿军空军飞行员技术战术水平不高,而战果却很显著,敌我损伤比达到7.8:1。而米格-15、米格-15比斯与F-86型飞机,属于同一档次的兵器,在技术战术性能上各有千秋。最大速度上,两飞机几乎相同:米格-15(比斯〕在各种高度上的上升率都占优势,当高度9100米以上机动性全面占优势,在升限高度上占绝对优势。F-86在高度9100米以下,俯冲增速快,水平盘旋半径上,减速性能好,滚转速度快。在火力方面:米格-15(比斯)机上装有1门37毫米、2门23毫米航炮,这种口径炮弹威力大,美战斗机被命中1发37弹或2发23弹即可将其击落。B-29型轰炸机被命中2发37弹或8发23弹也足以将其击毁。但这些航炮发射速单偏低,每秒钟打出的炮弹数量少(37炮7发/秒、23炮14发/秒),要准确瞄准才能命中。F-86机上装有6挺12.7毫兴机关枪,火力密度大,每秒发射120发,较易打中目标,但子弹威力小,据计算:击毁一架歼击机需要平均命中15发子弹以上才有可能,实际上还大大高于此数,如1951年9月25日,空4师12团1大队大队长李永泰在空战中遭美机轮番攻击,飞机中弹30余发,负伤56处仍安全返回基地。由于敌我两种主战飞机性能相似,故战损比也相近,敌我为1:1.06,我机所差的是空战经验不足和技术战术水平偏低。由此可以看出,武器装备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飞机性能差距太大,空战中是很难战胜对手的。抗美援朝作战能取得显赫的战果,除了组织指挥正确和发挥了飞行员人的因素外,主战飞机性能优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