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补给生命线
1950年6月26日,在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的主持下,苏家屯军用饮食供应站成立。115天后,10月19日的夜色下,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4个军和3个炮兵师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悄然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狼烟顿起。身处大后方,苏家屯军供站瞬时成为赴朝过往部队后勤补给的重要一环,刚刚成立的小站投入到了紧张的饮食供应工作中。
2009年9月17日,我们找到了当年曾在苏家屯军供站工作的郭文才老人,硝烟已冷,痕迹模糊,那段往事却依然留存在老人胸中。
“这辆车没吃完,下辆车又来了”
1950年建站初期,人民政府从各有关部门临时抽调了一些工作人员,10月份,20岁的郭文才从大东区委抽调到军供站军用科担任组长,穿上志愿军军装,和七八个组员一起负责饭菜、热水、马草和马料的供给。
老人回忆,由于时间紧,过往部队多,供应初期一时出现紧张。“刚开始,过半个小时就来一辆火车,一车至少有一个团,少说也有一千四五百人,这辆车还没吃完,下辆车又来了,这么多人要吃饭,咋办?还有大量的军马……”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那么多人力,不能都光靠部队自己解决,还要发动群众,当时的口号是“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为此,小站雇用附近百姓为临时职工,小站一下子有了800多人。但这么多人,工作高峰时也不能满足需要,“想一想,光挑水就得几十人,忙的时候,有的职工家就在附近,晚上也不能回,干脆职工家属也过来帮忙了。”
一个蒸饭箱一次可以蒸熟300斤米,熬菜锅里的水深可以没过成人胸口,熬菜时,必须三个人用铁锹搅和……可这样还是不够,军供站只好去饭店、老百姓家买熟食,去沈阳市里买饼。“能收的统统收上来,这么大点的干粮都不能放过!”老人手一比划,汽水瓶底大小的圆形。
“战士吃饱,还得吃好”
志愿军战士每餐一饭一菜,一人一斤大米饭,吃不完地吃,郭老还记得有白菜炖粉条这道菜。“有肉吗?”“有,必须有!都要上前线卖命了,你还吝惜给人家吃一顿肉?”遵照上级的命令:“让战士吃饱,还得吃好。”
志愿军部队,上上下下,吃的东西全部统一,绝不搞特殊。除了少数民族和伤员,“唉!那时候,病号吃得也没啥特别的,也就是一碗面条,下个鸡蛋,条件有限啊。”
热水严格控制标准,有专人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必须烧开后到达90℃左右方可饮用。开饭了,志愿军战士有时间就站在地上吃,没时间就直接送到车上去。马草、马料得送到罐车上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