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印度
类别:装甲战斗车辆步兵战斗车
型号:BMП-1型
图片:




发展过程:
该车是前苏联于1970年在BMП步兵战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并正式列入前苏军装备。与BMП比较,该车的主要改进是车首加长20厘米,以提高浮渡能力并使车辆重心居中,有利于整车的重量平衡;开大了车辆两侧的射孔,以扩大射界;车长门底座加高,以扩大视野;重新设计了排气口护罩,以防止浮渡时水进入排气道内;将凸起的载员舱盖改低,以减小火炮俯角死区。印度引进后,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用于协同坦克作战。
性能特点:
①防护力强。该车车体采用钢板焊接结构,能防枪弹和炮弹破片,正面弧形区可防12.7毫米穿甲弹和穿甲燃烧弹,前上装甲为带加强筋的铝装甲。
②观瞄设施完备。配有3个THⅡO-170型昼间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THⅡO-350B型高潜望镜。夜间驾驶时间1个换成TBHO-2红外夜间驾驶仪。全车共有19个THⅡO-170型昼间潜望镜,均有电加热除霜功能。车长在驾驶员后面,其指挥塔能旋转360°。指挥塔前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TKH-3B双目昼夜观察镜,与车长顶窗盖上的红外探照灯配合,用于夜间观察。炮手前面有1个1ⅡH22M1潜望式单目昼夜瞄准镜,昼间的放大倍率为6,视场为15°;夜间部分采用微光夜视仪,放大倍率为6.7,视场6°,夜间最大视距为400~900毫米。在炮塔右侧有白光或红外探照灯。
③火力强大。主要武器为1门73毫米的2A28低压滑瞠炮,在炮塔后下方有自动装弹机构,由在战斗舱周围的40发弹盘供弹。可自动装弹或人工装填。配用定装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初速400米/秒。采用CⅡT-9重型反坦克火箭筒所使用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飞行速度可达665米/秒,直射距离800米,最大射程1300米,射速8发/分。主炮的俯仰与炮塔驱动均采用电操纵,必要时也可手动操作。在主炮右侧有1挺7.62毫米的ⅡKT并列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炮塔内有通风装置,用于排除炮塔内的火药气体。在主炮上方有AT-3反坦克导弹单轨发射架,配有导弹4枚,在车体和炮塔内各存放2枚。导弹通过炮塔顶部前面的窗口装填,装填时间约为50秒,射程500~3000米,只能昼间发射,操纵装置位于炮手座位下面。
④协同步兵作战能力较强。载员舱可容纳全副武装士兵8人,每侧4人,背靠背乘坐,人员通过车后双开门出入。车体两侧各有4个射孔和电热式潜望镜。两侧前方的射孔通常用于7.62毫米PⅡK机枪射击,其余用于7.62毫米的AK-74突击步枪射击。每挺PⅡK机枪的弹药基数为1200发,车内还有步兵随身携带的1具PⅡ-7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火箭弹5发。在每个装备该车的摩步排中还有1辆车携带2具萨姆-7单兵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⑤火炮俯仰角受限,导弹性能落后。
主要改型:
BMП-1K指挥车。配有P-123和P-126电台以及天线等各种通信设备。为便于使用旋转地图桌和其他工作台,重新布置了载员舱,并取消了两侧的射孔和观察镜等。
BMП-1KⅢ首长-司令部车。供营以上指挥员使用,配有大的天线杆和鞭状天线,有4部电台,P-107和P-311各1部,P-123两部,还有1台发电机。
BMП-P侦察车。车体与BMП-1相似,但采用双人炮塔,主要武器仍为1门73毫米的低压滑膛炮。原顶部的4个舱盖只保留2个,均位于后部。配有战场监视雷达和抛物面天线,后者位于炮塔顶部后方。在炮塔两侧各有1组烟幕弹发射器。
BMП-COH炮兵侦察车。装备自行火炮营和团使用。采用双人炮塔,主要武器为1挺7.62毫米ⅡKT机枪。配有战场监视雷达,天线位于炮塔顶部后方。观瞄仪器有微光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等。
基本数据:
乘员3+8人
战斗全重13300千克
车长6.740米
车宽2.940米
车高(至探照灯) 2.150米
最大速度 公路65千米/小时,水上7千米/小时
爬坡度30度
侧倾坡度30度
攀垂直墙高0.7米
越壕宽2.5米
发动机功率221千瓦
主要武器73毫米低压滑膛炮
并列武器7.62毫米机枪1挺
反坦克制导武器 反坦克导弹单轨发射架/1个
弹药基数 炮弹40发,机枪弹2000发,
导弹型号/数量AT-3反坦克导弹/4枚
主炮俯仰范围-4度~+33度
装甲厚度/水平倾角:
车体前上6毫米/10度
车体前下19毫米/34度
车体侧上16毫米/76度
车体侧下18毫米/90度
车体后上16毫米/71度
车体后下16毫米/71度
车体顶部6毫米
车体底部7毫米
炮塔前部23毫米/48度
炮塔侧部19毫米/54度
炮塔后部13毫米/60度
炮塔顶部6毫米
炮塔防盾26~33毫米
作战运用:
BMП-1步兵战斗车曾参加了阿富汗战争,主要用于协同T-64坦克作战,在清剿游击队据点作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阿富汗境内多山,机动受限,其作战效能未能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阿游击队也曾利用地形成功地伏击了BMП-1车队。在查普查勒山口战中,游击队用炸药炸开了两侧峭壁上的岩石,受道路限制而排成一线的BMП-1战车有数十辆被巨石击中,车载73毫米主炮受仰角限制,无法发扬火力打击山顶上游击队员,损失惨重。
识别特征:
①炮塔小而低矮,火炮前端不超过车首,上方有一具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发射导轨。
②车体前方装甲呈锐角,下沿形状几乎是履带的自然延伸,车尾部几乎无斜角,双开式舱门向外凸明显。
③采用6对大直径负重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