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周刊》曾这样描写一次战斗的场景:“米格-21以超音速从后方接近,在绝对优势的位置发动攻击,此时美军飞行员却无法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出色的近距离格斗能力,让米格-21战绩显赫,它参加过30次军事冲突,成为冷战时期对抗西方阵营的一把“利刃”,被喻为“红色卫兵”。
●为称雄中东蓝天,以色列利用美女间谍窃取伊拉克米格-21
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空军装备的米格-21战斗机开始与以色列空军装备的“幻影”进行较量。
当时,以色列空军装备的“幻影”,与米格-21同属第二代战斗机。“幻影”采用单座、单发和无尾三角翼的总体布局,装有两门30毫米航炮,可携带红外制导导弹。但是,在战斗中,“幻影”的爬升速度和加速性能都落后于米格-2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确保空中优势,以色列空军司令魏茨曼找到谍报机关摩萨德首脑阿米特将军:“我需要一架货真价实的米格-21”。
要偷米格-21,当然要从邻近的阿拉伯国家入手。但是,要从对方严密控制下偷出一架庞大的飞机,谈何容易?经过缜密计划,以色列派出一名美女间谍,策反了伊拉克空军飞行大队大队长穆尼尔·雷德法少校。穆尼尔利用一次训练机会,将飞机降落到了以色列机场。
以色列就这样偷走了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1,这对其以后称雄中东蓝天起了很大作用。
●圆儿时梦想,北京市民张诚网上购买捷克退役的米格-21
2008年4月26日,北京市民张诚在eBay网上达成了一桩跨国交易。交货时,美国卖家将给他运来一个总重达8吨的“包裹”——一架长14米、高4米的米格-21战斗机(已退役)。
网上显示,这架飞机属于米格-21的早期机型。飞机机身为灰色,尾翼上面涂着捷克空军红、白、蓝三色的标志。
接受媒体采访时,张诚说,买飞机的决定并非冲动之举。他是个军事爱好者,喜欢收集武器的资料,拥有一架战斗机是他儿时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想竟然可以实现了。
竞买成功后,他和美国卖家取得了联系。美国卖家告诉他,这架米格-21原来在捷克空军服役,退役后被他于1998年从捷克买到美国,一直放在爱达华州路易斯顿机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