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记者从驾驶室拍摄的海面。海面上的阴影是云的影子。记者王东明摄
编者按:新华社记者王东明、査春明随“和平方舟”号出航已进入第十天。这是由记者从前方发回的航行手记。
我海军新型医疗救护舰载直升机首飞太平洋新华军事记者“和平方舟”手记之一:亲历热带风暴“洛克”
新华军事记者“和平方舟”手记之二:大洋上的卡拉ok
新华军事记者“和平方舟”手记之三:世界和平日——太平洋上表达良好心愿
新华军事记者“和平方舟”手记之四:亲身体验“和平方舟”太平洋上应急医疗救援演练
体验“回到过去”
昨天(24日)晚上,大家在房间里看了一部老片,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看完后展开了一场讨论,主题与电影稍微有点关系——人生就是对时空的一种体验,过程才是关键。但现代对速度宗教般的崇拜,使我们已不能再等待,更憎恨等待。结局变成了目的,过程必须被抛弃。我们不再用自己体验时空,转而体验折叠的时空技术,被动又主动的剥夺了我们最该珍视的感觉,美好的东西荡然无存。
如今,我们有3G,有互联网,很多时候已不需要“去”,就算从北京到地球的另一面,飞机也不过20多个小时。也许,只有像我们这样的远航,才能找回一些对时空应有的体验。想着我们用35天的时间穿越太平洋,看着一次次跨越时区后与北京时间的对比,这种体验在现代是多么难得。
今天(25日),海上的风浪又大了起来,船摇晃的也越来越厉害,卫星信号也不稳定。船上时间11时,也就是北京时间9月25日7时,铃声响起,广播里通知我们已经通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船上每天的工作、生活都要通过铃声和广播来安排)。
大家先一愣,反应过来后都拿起了相机,征得了指挥员同意,我们到驾驶室照下了这一“历史”时刻。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进入到了西半球,船上时间又变回了9月24日11时。
顺便补了久已生疏的地理知识。这时,记者一直在想,要是这就算回到过去,那有些事还能不能改变?如果记者坐在国际航班上,可能绝不会这样想。
在前一个24日,船上恰恰有一个人过生日。在第二个24日记者找到他时已是午饭后,这名叫张猛的上士还在炊事班紧张地整理餐具。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首先祝张猛28岁生日快乐,再祝船上所有人,又有多少人会有我们这样的经历?还要提前祝福如果恰巧在“和平方舟”返航时再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那天过生日的人,因为这样他(她)的生日就将被“取消”。
请点击进入新华社区的军事论坛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