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罪孽岂能翻案?
2009-04-15 东方网 作者:陈云发
自从蒋介石在我们的某些媒体上成为“蒋先生”、“蒋公”之后,他在统治时期干的许多坏事现在都被某些“蒋粉”们翻案了,这不,连他抗日时期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给中原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罪行,现在也有人要翻过来,而且这样的文章还堂而皇之地刊登在一份叫《炎黄春秋》的杂志上,令人感到不胜震惊。
这篇文章叫《我是炸黄河铁桥、扒花园口的执行者》,由当年的蒋军新八师上尉参谋熊先煜口述,罗学蓬撰文,发表于2009年第4期《炎黄春秋》上。文章详细地讲述了1938年6月8日至9日,由熊先煜督率国民党军新八师工兵营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的详细过程。文章称,当这个熊先煜接到蒋在珍师长的决堤命令时,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我既感兴奋,又觉激动”,当此之时,他是明知决堤虽可以吞没日寇,但“同时(淹设区)也有千千万万中国同胞的土地、家园、祖坟,也会无情地吞噬掉他们的生命呵”,我不知道此时的熊某人,他何以还能“兴奋”得起来?
但是,这个一味唯国民党统帅部倒行逆之命是从的熊先煜,还是在老百姓跟本不知情的情况下,督率部下扒开了花园口大堤,文中引用其当日日记称:“放水瞬间……起始流速甚小,至午后一时许,水势骤猛,似万马奔腾。决口亦因水势之急而迅速溃大,远望一片汪洋。”他当时也假惺惺地表示“心甚痛焉”,但是,到了70年后的今天,还是这个熊先煜(连同撰文者罗学蓬),却说什么“单纯从军事角度讲,花园口决提乃是我国处于经济、军事、科学、工业全面落后的情况下面对强敌不得不采取的''断臂图存''之举,事关国家危亡,华胄续存,作出局部重大牺牲而换取民族之惨胜,后人是应该理解的”。这一段话是全文的核心,但却是极端无耻的谎言!
首先,蒋军在1938年扒花园口黄河大堤,并非是为了主动出击敌人,而是仓皇间以牺牲人民的办法来保护自己,且就战事而言,在河南战场上,蒋军多于日军。1938年5月初,刚取得台儿庄之战胜利的蒋军,因战术错误,被迫后撤,放弃徐州。不料,日寇土肥原部2万之众已渡过黄河,孤军突入蒋军防区,这原本是打歼灭战的好机会,但蒋介石却十分惊慌,急令嫡系桂永清27军拒战,而人数绝对多于日军的桂永清部及守商丘的第8军黄杰部,却均先后不战而逃,黄杰部逃遁的理由可笑之极,仅是电台被炸,与统帅部联系不上。原先由程潜设计的围歼土肥原部2万日军未成,反而造成了15万“国军”降敌,在此情况下,土肥原反而有力量围攻开封,威胁郑州,蒋介石于慌乱中命商震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阻敌”,严令商震“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竞全功”,云云。
那么,花园口决堤“战果”如何?据后来统计,日寇因河水泛滥被淹死仅损失仅1000多人,而且事实上日寇脚步并未停止在黄泛区,随后,日寇又一路向南,上领了武汉、长沙等广大战略腹地。所以,该文所谓花园口决堤“事关国家危亡、华胄续存”,实乃不顾历史事实之大谎言。我们要问:花园决堤决定过国家存亡的命运吗?
其次,花园口决堤是国民党蒋介石制造的民族大灾难。据事后统计,此场浩劫给豫皖地区许多人民带来灭顶之灾,黄河从此改道,其中直接被淹死达89万人,1250万人流离失所,淹没44个县,毁2000万亩土地,死亡的民众,占了整个抗战时民众损失的2.5%。而由决堤后形成的黄泛区,一直遗害豫皖苏人民至20世纪50年代,“国家领袖”、“国家军队”能如此用牺牲来抗敌吗?现在不是许多人都在讲“民主”、“人权”吗?《炎黄春秋》也一直在鼓噪“人权”,何以对89万人死亡、1000万人的“局部”生命和人权如此不负责任,还要后人进行所谓的“理解”?
从国民党在花园口扒堤的行为,可知这个党和蒋介石在大陆统治时的表现,决不是像“蒋粉”们描写的那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而完全是置人民利益于不顾,他们的抗战为何一次次失败,也就有了答案。据说抗日时期,河南人民曾“帮助”日寇打蒋军,还将“水旱蝗汤(恩伯)”视作为害人民的四凶,看来,蒋军在河南的恶行,与日寇相比并不逊色,而其祸根,即是花园口决堤的恶行,据说蒋介石后来终身都避谈花园口,不敢以此恶行“歼敌”千余而耀功。可是,作为当年的执行者熊先煜,又当过共产党政权的政协委员的他,70年以后还认为他为虎作伥的罪行应让后人“理解”,实在令人骇然。而《炎黄春秋》也公然要为之翻案,我们要向:那89万在地下的冤魂能允许吗?你们就不怕厉鬼来索命吗?
熊先煜已经死了,他苟活70年也罢了,但他临死前不肯忏悔对人民所犯罪行,历史也将会把他钉在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