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于冬发自北京 这几天,成都记者林振海注意到这样一条尚未确认的新闻线索:在临近去年地震救援中米-171直升机失事一周年之际,在直升机失事的地方,当地人会组织一场纪念活动。
事实上,失事直升机所在成都军区陆航某团创造了抗震救灾5个第一;但是,在任务艰巨的四川地震救援工作面前,中国现有的救援用直升机显得捉襟见肘。人们在为烈士牺牲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为另一个“意外”所焦虑——中国为什么还不是一个直升机研发强国?
资料图:哈飞向欧直交付的首架直-15直升机机身 摄影:闫嘉琪
资料图:参加抗震救灾的陆航米-171直升机
这种焦虑不仅在于民间。处理唐家山堰塞湖的时候,中国不得不向外国租用米-26直升机,“这很刺痛我的心”,去年冬天,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时向同学们如是讲述他在汶川地震中的感受。
庆幸的是,一年之后,人们已经能从中国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中看到希望,与此同时,在更大范围的救援应急机制建设上,中国也交出了一份初步的答卷。
航空抗灾救援体系扶摇直上
据悉,汶川地震后中央领导对直升机的发展做了重要的批示。
陆航研究所前所长尹万力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们通过购买、中外合作等形式已形成了初步的直升机研发格局,在直-9、直-11等轻型机方面已具备国产化条件,目前正与欧洲合作研制中型多用途直升机Z-15,至于像米-26那样的重型直升机还需要长期的技术进步,至今全球也仅俄罗斯具备生产这种重型直升机的能力。”
据悉,欧洲直升机公司在4月21日宣布,与中国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合作研制的首架中型多用途直升机Z-15将在年底试飞,该机将填补国内6~7吨级中型直升机的市场空白,承担起通用运输、近海支援、搜索救援、海洋监测、紧急医疗救护等重任。
而总参谋部陆航装备部原副部长刘国华少将在今年3月一次航空救援体系建设研讨会上介绍,中国正在研发一种新型军用运输直升机,目前已经立项,预计两到三年内会出现在国人眼前。这款新型运输直升机或将成为中国航空抗灾救援力量的核心机型。
在合作和自主研发的同时,中国也通过直接购买国外成熟机型来弥补国内不足。2008年11月,中国与俄罗斯方面签署米-26重型直升机交接及采购协议,至此中国将拥有2架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直升机。
专业救援队伍整装待发
大灾大难改变中国。在中国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扶摇直上的同时,一支以专业救灾队伍为核心,解放军、公安、武警、民兵预备役和志愿者组织相协调的救援队伍正在成型。
2008年5月13日凌晨,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了都江堰的受灾群众面前。震后,这种专业救援模式在不断壮大,国家救援队将由目前的222人扩编到500人,国家拟投入1亿元装备搜寻、营救、通信、现场指挥仪、声像信息快速传递等设施,在成都还将投入1亿元建设搜寻培训基地。
中国在四川地震后购进了两架米-26直升机。图为今年4月份一架米-26直升机参与黑龙江伊南河林场救火。本报记者 王松 摄
全国26支省级救援队也在招兵买马,5月9日,浙江省专业地震救援队成立,这支由消防特勤官兵、地震技术专家和卫生应急专家组成的队伍将成为浙江乃至国内重要的防灾减灾救援主力军,105名成员中的多数都曾亲历汶川地震救灾抢险。
“这一年来我们的医疗设备比震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些乡镇医院已具备了二级甲等医院的水平。”四川绵阳卫生局的魏磊告诉《国际先驱导报》。“5·12”地震一周年前夕,既能开展现场救援,又能进行医疗救治的专业救援队也崭露头角,国内首支应急医学救援队在天津武警学院成立。
抗灾减灾意识走向民众
如果说政府、军队和专业救援力量是救援体系的神经中枢和主动脉,那么民间救援力量就是具有独立功能的器官。
中国地震局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胜国近日透露,政府正在研究发挥民众自救组建“第一响应人救援队伍”。
一年前的经历再次说明,学生是地震等突发事件中最脆弱的群体。一年来,各地教育部门进行了各种危机自救教育。3月20日,由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紧急救助员培训班”在辽宁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学员王世华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5·12’大地震发生后同学们就有这种想法,系统的、实践性的培训可以避免纸上谈兵的弊端。”该模式将陆续在全国大中小学推广。
军队武警总动员
在四川地震发生后,军队和武警部队共出动兵力14.6万人,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7.5万人,动用各型飞机和直升机4700余架次,车辆53.3万台次,救出生还者3338人,转移受困群众140万人,运送和空运空投救灾物资157.4万吨。派出210支医疗队、心理救援队和卫生防疫队,巡诊医治受伤群众136.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