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曾经是饥饿与苦难的代名词。饥荒年代里,穷人以之果腹,过雪山草地时,红军以它充饥,忆苦思甜时,人们以此勾起会议。野菜,在中国历史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远古的神农氏,为治疗疾病,也为了开辟食物来源,便开始“尝百草之滋味。”到明朝时,身为明太祖第五子的吴王朱棣,也考校可食的野生植物四百多种,亲自绘图注疏,以备饥年救荒之用,写下了《救荒本草》一书。此后,关于野菜的记载和研究又有王磐的《野菜谱》、屠本峻的《野菜笺》、鲍山的《野菜博录》等书籍,可以说,在古代,从上至下的人们大多将野菜视为极其重要的救荒之物。
当然,野菜也并非只用于救荒,它也是佛教、道教信徒的常用食物。
而如今,野菜已作为绿色食品在告别人们多年后又重返餐桌,并且成为席上珍品,为追求新奇、追求健康的富足之人所崇尚。如峨眉红珠山宾馆曾推出系列的侧耳根(即鱼腥草)菜式,并组成筵席,深受食客好评。
野菜地位的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社会越发达,人们就越想贴近自然,返朴归真;二是野菜生于自然,少有污染;三是烹饪技艺提高,把粗糙的野菜制成了美味佳肴。
参考: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