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汉族民间游艺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原是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分双轴、单;轴,轮和轮面用木制成,轮圈用竹制成,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中柱腰细,可缠绳抖动产生旋转。玩的人双手各拿两根两尺长的小竹棍,顶端都系一根长约五尺的棉线绳,绕线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断抖动,加速旋转时,铃便发出鸣声。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表演出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称作“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也有用壶盖、酒瓶等器具代替空竹的。
中文名称: 抖空竹
责任者
演出单位: 广东杂技团
主创人员
表演者:广东杂技团 白梅、潘卫红、朱艳芬、覃雪梅、裴红
演出介绍
1984年,在巴黎第七届世界《明日》杂技马戏比赛中,获金奖中的《文化部奖》。
空竹是一种简单的竹制玩具。它中间有一细腰木轴,两端各连一空心圆轮,轮周开几个方形哨口。用两根短杆系一根绳,将绳缠在空竹腰间轴,上下抖动,哨口便发出钟鸣般的音响。抖空竹原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儿童游戏,后来人们将抖空竹搬上舞台,成为有声音的杂技节目,它也被人们赞为杂技中的“音乐诗”。
广东杂技团表演的《抖空竹》融入了民族舞蹈和音乐,成为技艺性强,声舞俱妙的精彩表演。看,舞台上、呈现出初春的雪天,四个身着红装的少女堆起雪人,高兴地围着雪人抖起空竹。有的抛起空竹,翻个筋头又接住了,有的一人抖三只。有时她们四角对传,有时一个姑娘站在另一姑娘的肩上,抖起空竹再后空翻跳下。一个女孩抖起一只大肚细脖酒瓶,另一个轻巧地抖起一只水壶盖。阵阵悦耳的空竹鸣声和着轻快的乐曲,伴着少女们的欢舞,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