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执掌湘军后遭10次贬抑为何不思谋反?谋反也要考虑成本,自身的条件,是否得到大多数人认同,自己能给出什么新的口号和思想。其次,要死多少人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中间风险又几何。最后,还得考虑是否能够比前任做的更好。
就当时的历史条件,曾国藩只是在南方占据优势,他的优势是有一群百战精兵,但是他无法把握左宗棠,甚至后来的李鸿章也不受其控制。
再说,曾国藩能代表比满清更先进的生产力吗?大家别忘了天津教案。
所以,算来算去,做忠臣的风险最好,收益也不少。造反的风险太大,而且国家折腾烂了白白便宜了外国人。
所以,曾国藩是不会造反的。
对于曾国藩造反的路径分析
其实曾国藩在整个过程中,如果蓄意谋反,有几点可以做。
一是,压制左宗棠的浙军,不让其势大,一旦造反后,最佳选择是将其迅速扑灭,因为一旦曾国藩造反,左宗棠的选择很可能是按兵不动,威胁其后方,两头骑墙。
二是,培养子侄取代李鸿章的位置,不能给李鸿章等人带兵的机会。当时李鸿章建立淮军的人马,可都是湘军。而曾国藩的子侄不乏优秀人才,足以够用。
三是,打下一地后进行建设,曾国藩九弟国荃可是一员虎将,是要吃人的,打下一地,经常屠城(当时也是允许的,为了削弱太平军的潜在战争人口)。约束纪律,让当地人口成为自己的战争资源。
四是,保住胡林翼等人的身体,这些人都是曾国藩的铁杆,胡林翼当时可是劝进了的。在当时湘军体系里有很多牛人,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忠于曾国藩的,保住这些人意义太大了。
五是,围三阙一,不全歼太平军,而将其赶向北方,让太平军做北伐的先锋(当时清朝北方防备匮乏,还有捻军的活动)。
六是,太平军北上后,与太平军达成默契,互不侵犯,让太平军做缓冲。因为清朝没有海军,要灭曾国藩,则必过太平军的地盘,太平军是不可能与清朝妥协的。自然,可以安心获得几年发展的机会。而太平军和清军都无法消停,等二者都折腾的精疲力尽,则挥师北伐,可以推翻满清了。因为他是大清的忠臣。楼上可真是谋反专家啊。看来老胡的位子早晚是你的了。1.曾毕竟读圣贤书出身,其志向在于千秋万岁的名声,不尽在于生前的荣华。即使侥幸夺取帝位,百年之后终究难逃乱臣贼子之骂名。
2.如背叛朝廷,总不可能两线作战,势必要与太平军合作。曾是儒生,也是士林领袖;而太平军批孔反儒,不为全中国士子所容。意识形态上就势不两立。
3.打下天京后更不具备造反条件。此时曾所部湘军师老兵疲,官兵多年征战,只想多抢财物衣锦还乡,以这样一支部队去造反,后果可想而知。
4.江南地区历经战乱,根本无法支持下一场战争,如果起兵称王,无异于与当地百姓为仇,必将失尽人心。
5.朝廷虽对曾多次掣肘,但要朝廷做到用人不疑也不容易。因为纵观有清一代,汉人掌兵权之重者无过曾国藩。考虑到这一点,曾已经感激涕零了。信步闲庭
分析的可真是高啊
你看看文正公的祖上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曾参的后代能不忠君么
四书五经里那个大学就是他写的这个问题十分怪异。似乎有权就要谋反,混账逻辑。
做人第一是孝,做官第一是忠,哪有有权就要造反,有兵就要革命的道理。清政权尽管腐败,但是其体制在传统格局里还是具有相当理性的,皇帝也不是非常愚蠢、暴虐,慈禧亦是有作为的政治人物,无反的理由;
曾国藩内圣外王,深谙传统儒家文化的奥妙,做人做事非常周到,忠孝双全,没有造反的动机。每个事情都要考虑利益,因为不谋反好处更多,哪怕打仗失败也不会;潦倒。而谋反失败就要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