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976年12月,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副支队长许志明率252艇首次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进行远航侦察训练,开创了中国海军潜艇进入太平洋进行战备训练的先例。
1977年11月,东海舰队271艇挺进第二岛链圆满完成侦察第二岛链中的望夫岛任务。但到70年代结束,中国的潜艇都没有突破第二岛链,进入太平洋的中部进行战备训练。
机会又一次有幸许志明。1980年3月,已任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长的许志明,领受了对新型潜艇进行作战半经试验任务。所谓潜艇作战半径试验,是指潜艇按设计规定装足燃油、弹药、仪器、淡水等各种储备品,从基地出发,中途不补给,遂行作战任务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这是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之一。中型常规动力潜艇的作战半径一般为1500至2000海里。
领受任务回到支队后,许志明和政委一起立即召集党委成员开会,党委会上决定256艇执行这次试验任务。
为熟悉新海区,开辟未来占场环境,支队党委还讨论决定,把验证潜艇作战半径的任务与突破第二岛链结合起来,把中国的潜艇开到太平洋的中部去,检验我潜艇中远海的作战能力。
由谁率256艇征太平洋呢?由谁率256艇突破第二岛链呢?几位军事干部你“争”我“抢”,平时很谦虚的许志明支队长,这次也当人不让。“我有突破第一岛链经历,也是支队的最高军事主官,应该由我去”。最后,党委成员一致同意由支队长许志明亲自率256艇完成这次中国海军史上的又一次壮举。
支队司令部按照许明及必位军呈主官的意图,很快制订一份试验计划,并逐级上报到舰队、海军、总参,最后经军委首长批准。与此同时,256艇在支队的指挥下开始了紧张有序的过航准备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二岛链,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岛、硫黄列岛和美国的马利亚纳群岛等岛屿组成。它位于第一岛链以东,故称第二岛链。第二岛链与第一岛链一样,长期以来一直被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
1980年3月30日傍晚,256艇按军委命令在许志明的指挥下悄悄离开码头,潜入东海深处,向公海驶去。经过数日的隐蔽航行,躲过外国飞机舰艇的眼睛,256艇秘密地穿越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西部,并按预先制订好的计划航线,向第二岛链挺进。
出航前,上级有关部门曾向许志明提供这样的情况:在第二岛链分别驻有某两个国家的军队,海面上时有舰定期与不定期巡逻。根据这个信息,许志明与司令部一起制定了256艇突破第二岛链的方案,:“利用黑夜,在两岛之间的海域,隐蔽一次突破”。
时间在流逝,256艇一海里一海里向第二岛链逼近,当256艇距预先选定的突破口二十海里处时,在潜艇摔打了几十年的许志明,向往常一样,平静地命令:“孙艇长,先侦察一下海况,看看我们的突破方案是否可行”。
256艇艇长孙荫生,按许志明的命令,让潜艇上浮到潜望深度航行,并通过潜望镜,一次又一次反复扫视海面和空中,结果出乎意料,没有发现任何舰船的飞行物。
许志明和加强艇长朱振伟觉得有些奇怪和不可理解,先后透过潜望镜,扫视海面和天空,结果也没有发现舰船和飞机。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跳动,10分钟、20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海面和海空仍没发现任何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