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知识分子不能做书呆子 也不能做伪君子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民网记者 曹玲娟

2008年03月04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图为葛剑雄在南极。

63岁的葛剑雄,有着罕见的人生浓度。

在北京,记者见到了这位新当选的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导……细论起来,连葛剑雄自己也不清楚发表了多少文章,出版了多少学术成果,又到过世界多少地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位在学术界有口皆碑的人文学者,经常在外“闯荡”。从非洲到南极、从埃及到阿富汗,葛剑雄的足迹遍及全球,“20多年来,起码用掉了10多本护照”。也因此,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他也能不期而遇。

“行路是广义的,其实就是实践,了解社会。”葛剑雄主要研究方向是历史地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研究历史中的自然地理和当时的社会人文,“复原时间和空间的真相”。

“很多对文化的比较都是书本上的东西,只有到了实地,你才有最深刻的认识。”葛剑雄笑称,自己去的常是“穷乡僻壤”、记录的都是风土人情,旅程虽艰苦,知识积淀却极丰厚。

去南极的那次,葛剑雄和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一起敲冰除雪开路、铲锈、刷油漆、清除垃圾。一次帮厨时,正好有一批来访的德国科学家留下用餐,葛剑雄给他们指点用自助餐,一位德国客人惊奇地问:“你们的厨师怎么能说这么好的英文?”这使他意外地成为长城站的首席翻译。

这次来北京,葛剑雄精心准备了不少的提案与建议,涉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所谓知识分子,既不能做书呆子,也不能做伪君子。”葛剑雄笑着向记者强调,“我有看法就一定要说,讲对了有利于社会进步,讲错了还有大家指正嘛。”

(责任编辑:文松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