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牧
聂卫平曾经是全国第八届政协常委。80年代末,他曾多次表示,要提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围棋课,以扩大中国的围棋人口。他还问过我怎么看,我笑笑说,难。
后来“抗日英雄”江铸久私下问我对老聂提议的真实看法,我说:“如果中小学生人人都成了棋痴,这怎么得了。”江铸久闻言哈哈大笑。
我本人是个棋迷,深知一日上瘾,终生难戒,极易误事。
我没问过聂卫平当年是否在政协会上提交了这个提案,不过中小学后来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围棋课却是事实。
按理说,要打着“国粹”的旗号在中小学推行围棋课,理由可能要比京剧还过硬。
现在人们所说的那个国粹——京剧形成的历史,撑死了从“徽班进京”算起,也只有200年多一点,这个下里巴人的地方戏杂交而成的艺术,后来被宫廷相中,扶了正——获得后来所谓的“国粹”资格,恐怕也只能从它得到了老佛爷——慈禧的偏爱算起,也就是从那时起,似乎它才在“中央级”的堂会里频繁露脸。
由此可知,从历史长度上讲,京剧比起“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战国文献《世本》)就差了好几千年。即使与孔子论围棋相比,也差了两千多年(见《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己。”)。
不知老聂当年想把围棋弄进中小学,是否和教育部勾兑过,反正“围棋进入中小学”这事后来没成,抑或当年教育部的当政者不好这一口,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与弱不经风的京剧相比,围棋这个“国粹”的生命力实在强大,它根本不需要教育部钦定才能获得生命(那个教育部本身的寿命我看都有限得很)。
当年老聂几乎以一人之力在三届中日擂台赛连创辉辉煌战绩,就弄的中国围棋热到极点。虽然今天围棋的热度不能与80年代相比,不过看看今天游戏网站里的棋迷仍然如此之多,就知道即使没有官府支持,它也死不了。
反观那京戏,先是被“四人帮”摧毁,并以伪京戏——八个样板戏取而代之,虽然文革十年中,曾集全国宣传机器天天地毯式地轰炸推广“八个样板戏”,搞到几乎全国人人都能荒腔走板地哼几句"西皮二黄"的地步.然而现在回头一看,情形如何?“文革”一结束,那伪京剧也就跟着玩儿完了。现在的教育部又在推广“样板戏”了,且不论是非,就问一个问题,难道现在的教育部掌握的宣传资源和***手段,比“四人帮”还强大凶悍不成?
通观古今,任何艺术样式都有其生老病死的过程。真正有强大生命力的,一定是公众喜闻乐见的;而该死的,费劲移山心力也注定是徒劳。
总之,中国的教育部虽然打着保护国粹的旗号(真实动机不详),在中小学强力推广所谓的京戏,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教育部要在这上面折腾出的一点所谓的"成就",除了瞎子点灯——挥霍纳税人的钱财之外,量它们干不成什么好事。
不信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