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指挥台上,罗浪的指挥依旧充满激情 记者宣琦 摄
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题: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总指挥罗浪:奏响新中国第一乐章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白瑞雪
在60年前的开国大典上,一支特殊的部队出现在天安门广场——200名年轻战士手持管乐器,整齐地列队在国旗杆下,在毛泽东主席亲手按下电钮升国旗的历史性的一瞬间,向全世界奏响了激荡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用雄壮的乐曲将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送上天安门广场上空。
当年只有29岁的罗浪是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总指挥。回忆起奏响新中国第一乐章的那一刻,89岁的老人激动得站了起来,用双手有力地打着拍子。
“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
1949年8月,罗浪接到上级通知,组建一支200人的联合军乐团担负开国大典演奏任务。
时任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的罗浪,曾带军乐队参加过华北军区的几次阅兵式。接到任务后,罗浪在原华北军区军乐队的基础上,联合了20兵团各部队的军乐队成员,收编了原北平警察局军乐队,组成200人的联合军乐团。联合军乐团来自“五湖四海”,使用的180件乐器基本上是战利品。
当时对在开国大典上用什么乐曲曾有三种意见:一是主张参照欧美的模式,二是照搬苏联。罗浪提出了第三种意见,即是否可以用我们自己的革命歌曲改编后用于大典。上报中央后,毛主席批了9个字:“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
开国大典那一天,这支年轻的军乐团用大部分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乐器,演奏了《东方红》《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骑兵进行曲》《青年进行曲》等充满民族色彩的乐曲,他们连续站立演奏了近4个小时,直到群众游行结束。
排练国歌仅一天
1949年8月,奉命组建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的时候,罗浪并不知道自己将成为指挥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第一人。
当《义勇军进行曲》在9月27日被确定为代国歌的时候,出于保密的需要,罗浪并没有立即得到要在开国大典上演奏国歌的通知。两天后,罗浪接到迟来的电话后,立即着手配器,几乎一夜未眠。经过反复计算,罗浪决定,配合国旗上升的时间,《义勇军进行曲》要连奏3遍。
作为指挥国歌演奏的第一人,罗浪既紧张又兴奋。当时罗浪指挥的联合军乐团有3个任务:当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演奏《东方红》;典礼开始时,演奏国歌;阅兵式过程中,演奏阅兵乐曲。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加班加点练习,力求精益求精。当《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乐曲,第一次回响在天安门广场时,罗浪和他的战友们一样,眼睛湿润了。
“开国大典上,200人演奏,没有错一个音符!”罗浪说。
根据庆典安排,当毛主席等登上天安门时,联合军乐团开始演奏乐曲。可当时军乐团连报话机也没有,城楼上的同志如何通知罗浪开始演奏呢?当时一名同志急中生智,决定用一块小红绸子,在城墙上向罗浪发信号。
10月1日14时55分,看到小红绸子的信号后,罗浪指挥乐团奏响了《东方红》,拉开了开国大典演奏的序曲……
“军乐队万岁”
从最初的200人,到500人,再到1000人,担负国庆庆典演奏的联合军乐团规模日益庞大,地位日益凸显。
1950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迎来了共和国的第一个生日。500名演奏员在广场上站立演奏了好几个小时之后,在总指挥晨耕的指挥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奏着激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最后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
望着一排排朝气蓬勃的军乐战士,毛泽东主席高兴地频频挥手,高喊:“人民万岁!军乐队万岁!”随后,他转过身来对聂荣臻说,天安门这么大,我们国家这么大,军乐团应该有1000人的规模。
于是,建立千人军乐团的目标被提上日程。
罗浪回忆,为了在国庆两周年时实现目标,全军上下抽调精兵强将,一批批稍有艺术功底的青年学生、部队司号员等各路人才被吸纳进来,在专家的指导下接受强化训练。
1952年7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作为国家司礼部队正式宣告成立。这支特殊的部队,从此在新中国所有重大的庆典、阅兵和外事司礼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