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叟宴御笔匾御笔拓文 资料图片
今天是九九重阳日,又称老人节,因中国数字起于一,而成于九,“九”又音谐“久”,含吉祥长寿之意。
清王朝定鼎北京之后,悉依汉制,注重文教,对敬老尊贤也很重视。康熙六十岁那年,曾遍邀全国的高寿者,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参加宴席者达一千九百余人。到了乾隆朝,朝廷下令,凡民间有百岁以上的老人,可让本省的总督和巡抚代为上报,提请恩赏。朝廷接报之后,会赐给这些百岁老人匾额,男性赐“升平人瑞”字样,女性赐“贞寿之门”字样。另外还会拨一笔专款,为百岁老人建造牌坊。
乾隆在位六十年,共出现过三对百岁夫妻和两对百岁兄弟。清人陈康祺的《郎潜纪闻》载,乾隆二十六年,广东南海县的百姓杨能启,年一百岁,其妻一百零一岁;乾隆三十五年,安徽太湖县的百姓朱宪章与妻子刘氏,都是一百岁;乾隆四十五年,安徽亳州县的百姓陈洪如,年一百零六岁,妻子王氏年一百零一岁。除了赏赐财物,乾隆还亲自为这三对百岁夫妻作了诗。另外,山东章丘县的百姓王欣然,年一百零三岁,其弟王瑞然年一百岁;山东清平县的张玫和弟弟张珩,均年逾百龄,也都获得了朝廷颁赐的匾额和牌坊。
清乾隆御制“千叟宴”宫绣灯联 北方网图片
为了庆贺自己即位五十年,乾隆效仿祖父康熙,邀请了三千九百多位高寿者到乾清宫开“千叟宴”,每位座上客还获赐一根鸠杖。在传说中,鸠不会被食物噎到,故鸠纹手杖亦象征老人不噎。乾隆以鸠杖赐年高之人,以示扶老敬老之意。乾隆六十年,八十五岁的乾隆禅位于儿子嘉庆,成为太上皇。禅位之后,乾隆又邀请全国六十岁以上的高寿者五千九百余人,在皇极殿开“千叟宴”,到场的百岁寿星多达十数人。乾隆则自谓“十全老人”,意喻自己的人生至此,已是完美无缺。
敬老传统绵延不绝。1946年的《大公报》登载了一个百岁老人萧周氏,湖南湘潭人,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的十月二日。1946年的10月3日为重阳节,老人于重阳节的前一天刚好满一百岁。报载,老人的牙口非常好,当年湖南正在闹饥荒,人们多以蚕豆为食,老人吃蚕豆都要炒熟炒香了才吃,每餐还能吃一斤的肉。老人的儿子已经八十岁,每天拎一个提篮走街串巷,以卖果饼为生,对母亲非常孝顺。《大公报》登载这条新闻的用意,大概也是借着重阳节宣扬孝顺敬老之道。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种善者生善道,种恶者随恶道,母子均享高寿,正是好人有好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