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降落时打了机翼后沿的扰流板,同时起到了减速的作用。另外,B-2的起落架舱门非常巨大,可能也是为了在起降时,提供额外的纵向稳定性。而纵向稳定性一直是飞翼型布局飞机的技术难点。进气道上方打开的小舱盖是辅助进气道舱盖。下图为B-2投弹。2000年2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和雷神公司开始提出各自的选择方案,以解决B-2现用的雷神公司APQ-181雷达的费用矛盾。APQ-181雷达非常先进,但价格非常昂贵。为此美国空军将于3月份前完成研究工作,考虑更换改进现有雷达元件,或研制新雷达,从而解决费用问题。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远程轰炸机商务开发人员声称,他们的方案可以把B-2雷达的合成孔径成像和定位精度提高到0.3米。2002年8月美国空军决定仅购5个B-2“前线部署掩体”(下图),以确保在前线基地保护B-2脆弱的隐身涂料。这种掩体采用骨架式充气蒙皮结构,内部宽大,长76.2米、宽38.1米、高16.76米,可以承受每小时177千米的大风,及沉重的积雪压力。内部装备有空调、增湿器及其他设备,环境可控,从而可保持在B-2敏感的涂料可承受的范围内。美国空军要求这种掩体便于运输,可以快速安装和开启。前线部署掩体还将作为B-2的半永久机库使用。2003年3月,一架B-2在28日晚上首次实战投放了两颗2130千克的新型EGBU-28制导炸弹,炸毁了巴格达市内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一个通讯塔。这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最大的炸弹。EGBU-28有全球定位/惯性导航和半主动激光全程的双模制导模式,比以往的JDAM炸弹更为先进。EGBU-28既能有效摧毁大型坚固目标,也能尽量减少附带杀伤。在伊拉克战争期间,B-2不加油航程为11119千米, 已有两架转场到印度洋上的迪亚戈·加西亚美国空军基地,从该基地起飞轰炸伊拉克不需要进行空中加油。2003年6月,美国空军计划按照B-2超地平通信计划,在B-2轰炸机上增装Link-16 数据链。应用Link-16数据链数据,将令B-2驾驶员实时获知飞机所处位置。同时超地平通信包,还具有和Harris生产的通信卫星PRC-117无线电台的接口能力,支持FalconView系统软件的接口能力,接收战术数据链J(6016B)和3011 App. A 协议能力和接收GPS的位置与时间信息等能力。2003年9月10日,美国空军的一架在尤他洲试验靶场,一次投放了80颗227千克的JDAM炸弹,轰炸了长度不到1609米的模拟小型机场。每颗JDAM炸弹都经过了单独编程,以理想的角度和航向,各自攻击了的预定目标。许多炸弹直接命中目标,平均圆概率偏差小于3.05米,从而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投弹试验任务。这次成功的试验确定了未来几年B-2A轰炸机实施更新的首批项目,其中包括加装2270千克的钻地炸弹、雷达现代化和更新隐身材料。B-2A轰炸机一次出航可携带这种小型灵巧炸弹(即“小直径弹药”,SDB)的数目比原来多5倍,更适用于对敏感地区的大量目标实施攻击。这次试验虽然验证了B-2A轰炸机的这种载弹攻击能力,但还要几个月才能将首批227千克的JDAM炸弹交付使用。按照美国空军修改后的合同,预计在明年春交付的第7批产品中,购买该弹型的数量超过6900颗。图为带有几枚SDB模型的组合挂架,悬挂在B-2弹舱内的旋转弹架上。2004年8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官员表示将向怀特曼空军基地交付首架具有新隐身涂层的B-2轰炸机,这标志着B-2的隐身和雷达改进工作达到关键里程碑。随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还将对另外的19架B-2进行同样的隐身改进。诺·格公司官员称,大约一年改进3架,预计7年(即2011年)才能改进完B-2所有机队。用于B-2飞机的新涂层是一种名为“交变高频材料(Alternate High-Frequency Material,AHFM)”的新型耐久性涂层。这种涂层喷涂在轰炸机外表面有口盖(维修入口)的壁板处,大约90%可移动蒙皮壁板使用这种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可减小缝隙尺寸、避免反射雷达信号。对B-2飞机的雷达改进目前仍处于初始开发阶段,预计今年秋季授予合同项目,B-2飞机将安装新的有源电子扫描天线雷达(AESA),AESA雷达由雷声公司研制,预计不久后将进入系统研制与演示验证阶段,雷达的安装由诺·格公司承担。2004年12月,在俄克拉荷马州廷克空军基地,E-3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AWACS)机队与该基地的全球力量轰炸机联合试飞工作队联合对B-2A隐身轰炸机实施Link-16数据链综合验证试验。Link-16数据链以高速率安全地传输数据信息并具有抗堵塞能力,可使飞机,即参与者与正在视线内飞行的其他飞机传输和共享数据。Link-16可在指挥控制系统与飞机、导弹等武器系统平台之间以及在各作战单元之间传输各种战术数据信息,有效连接信息源、指挥控制中心与武器系统平台,实现战场资源共享。Link-16数据链最大的优点是,如果链路中的一个参与者被摧毁或失效,整个数据传输系统不会因此崩溃。B-2A是首个安装Link-16数据链的轰炸机型,目前,试验人员正在分析试验结果,预计要花费几周的时间。 2005年3月,B-2轰炸机正在按照全面现代化计划进行一系列升级,但有关项目官员称,在为该机装备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前将需要寻求一种过渡解决方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B-2项目负责人杜克·杜费斯尼称,升级计划存在争议并不会耽搁B-2的改进,但某些预定提供的设备,例如卫星及其终端已被推迟。具体就是指超视距(通信)终端系列(FAB-T)的延期。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可为B-2提供高数据率的上传和下载能力,并确保在执行核打击任务时的通信。FAB-T则是由波音公司领导的项目,是为B-2提供极高频语音/数据卫星通信功能的终端。B-2的其他升级内容正在进行中,包括:·装备超高频卫星通信设备,大约在下个月完成;·改进有源相控阵雷达;·装备Link 16终端,预定在明年开始作战评估;·装备灵巧炸弹架(SBR),预定下个月完成;·采用新的隐身涂层。诺·格公司还可能为B-2增添许多附加能力,如装备全球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以及完成与小口径炸弹(SDB)的最终综合。2006年4月,来自于美国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材料与制造委员会的工程师们,与B-2系统小组和材料专家一起,解决了一个关键的材料成批生产问题。此问题直接影响美空军B-2轰炸机机队的作战可维护性,进而影响到作战可用性。通过他们的努力,在飞机上使用交变高频材料,显著地降低了B-2的每飞行小时平均维修工时,使飞机的可出动率保持在2/3以上。为提高B-2机队的能执行任务率,B-2系统小组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去除胶带式口盖缝隙密封和接合件,以交变高频材料取代它。飞行试验成功地证明了其有效性。但是,当需要在机队规模使用时,该材料需要扩大生产,但各批产品之间性能一致性却难以保证。由于此材料在性能上的这种风险,延缓了它在机队范围内的推广使用。 面临该材料被取消的威胁,来自空军研究实验室制造技术部门的专家们,启动了价值为2800万美元的交变高频材料快速响应处理改善项目,以解决B-2主要的可维护性问题。此小组迅速鉴定了交变高频材料的制造问题和实施方案。该项目的成功给B-2系统小组和空军司令部在机队范围内实施交变高频材料带来了信心,提高可执行任务率50% ,降低每飞行小时平均维修工时50%,显著提高了飞机可用度,并节约了成本。另外,交变高频材料的快速响应处理改善项目研制和验证了一个使材料用于B-2机队的可重复制造方法。用此过程中研制的方法,确定了影响各批次产品性能一致性的关键因素。交变高频材料在启动快速响应处理改善项目的六个月内再次使用,然后B-2 系统小组在机队范围内推广。小的专业材料制造商曾适量制造了与交变高频材料相似的材料。通过这个项目,制造技术小组证实了始终满足严格性能指标的大批量生产材料的能力。这使制造商能及时按预算发货,减少飞机停飞时间。交变高频材料快速响应处理改善项目增强了机队的可维护性,改善了材料的交付程序,降低了产品成本。该项目将材料生产所需时间从26周降为12周,并且实施了一个改进的试验方法,使每批产品缩短8个工作日。该项目也减少了风险,提高了材料耐用性,降低了维护费用和材料成本。以前需要一周时间的维修量现在只需30分钟。此项目的成功引起了其它武器装备项目办公室的注意。2006年9月,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和雷声公司最近表示,它们已决定向美国国防部建议一种逐年推进的增量式渐进升级途径,在未来许多年内对B-2进行改进。但考虑到未来国防预算将逐步紧缩,以及美空军正开展下一代远程攻击(NGLRS)系统的论证和概念研究工作,此建议能否实现还不确定。不过,诺·格公司和雷声公司的建议可能包括用B-2作为NGLRS的试验平台。目前两家公司正按合同进行B-2升级改进项目,每年经费约5亿美元。2007财年该项目的预算还没确定下来,两家公司正努力游说国会批准在这一财年为B-2综合"小直径炸弹"第一阶段型(SDB Ⅰ)、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重量达3万磅(13.6吨)的"重型硬目标侵彻弹"(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MOP)所需的经费。目前B-2最大可在机内弹舱携带80枚制导炸弹,但诺·格公司的官员断言这一数量可通过采用新型炸弹架增加到160枚,甚至240枚。他们还提出可改进该机的任务计算机,使之可混合搭载和使用各型炸弹,例如一枚MOP和多枚SDB。他们还表示,希望能在2007年初争取得到一份该机的基于性能的后勤(PBL)保障合同。以B-52重型轰炸机为参照对象,诺·格公司的官员们还表示相信B-2将能使用75年。下图则是B-2高速飞行时,周围的水蒸气在气动力作用下经过蒸发凝结的过程,形成了团状雾气。B-2的驾驶舱:2006年10月,在美国空军协会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航空与空间座谈会暨技术展览会上,美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ACC)司令官罗纳德?克伊斯将军表示,ACC正寻求在2018年之前获得一种新的远程轰炸机,并已为此拨款。这种新的轰炸机可能将集成目前美空军B-2、F-22和F-35三种隐身飞机所使用的先进技术,以满足美空军2030~2040年的需求。此后美空军可能会获得飞行速度约为5马赫的新型高超声速轰炸机。对于其他采用高超声速技术的武器系统,ACC将首先考察其效费比,再决定是否采办。2006年10月,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希望其B-2A轰炸机可作为试验平台,对美空军的"下一代远程攻击系统"(NGLRS)所需要的技术、武器和作战概念进行验证和评价。诺·格公司表示,B-2A是美国目前惟一的远程、高生存力、大载弹量重型轰炸机,这些特点使它比其他任何平台都适合用作NGLRS的试验平台。采取这种方式不仅可降低NGLRS项目的风险,而且对美空军目前最年轻的轰炸机--B-2A来说也是一次综合新技术和新武器的机会,可以用来增强B-2A机队的战斗力--这对美空军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计划使B-2A机队再服役50年甚至更久;或者反过来说,若美空军继续推动B-2A的升级改进,那么B-2A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武器也都可用于NGLRS。因此,马佐称在NGLRS项目中充分考虑利用B-2A和/或推进B-2A的升级改进,可以形成"双赢"的局面。美空军目前打算在明年根据一份备选方案分析的结论,正式启动NGLRS的研制工作。该系统目前被设想为一种高生存力(含低可探测性)的新型平台,可用于补充现有的B-2A、B-1B、B-52H重型轰炸机力量和F-22、F-35等低可探测性多用途战斗机(其中F-35尚未服役)。尽管对该系统的基本战术技术性能要求仍在制订中,但基本要求将包括可渗透敌严密设防的空域并在此空域内执行数小时的任务,包括投射大量的弹药摧毁敌高价值目标。另外就目前情况来看,美空军更倾向于超声速的、而不是B-2A这样的亚声速设计。诺·格公司、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竞争NGLRS项目。目前,诺·格公司正为美空军继续改进B-2A。按"替换高频材料"(AHFM)项目,该公司正在为B-2A机队采用新的外蒙皮雷达吸波材料。新材料与以往所用的相比显著地降低了维修时间,可大大提高机队的可执行任务率。按马佐所说,目前已对6架B-2A实施了AHFM改进(美空军现役的B-2A共21架),其结果令人鼓舞--维修时间由原来的36小时降低到了现在的17分钟。此外,B-2A还在进行加装Link 16数据链设备、改进座舱显示器和计算机处理器等升级工作,预计整个机队的这种升级将在2007年完成。诺·格公司还正与雷声公司一起为B-2A的雷达换装新型有源电扫描天线,目前该天线已装机试飞,小批量生产合同预计将在明年初授予。其他改进还包括增添极高频卫星通信能力(预定将在2007年初开展开始研制与验证)。诺·格公司还在与美空军协商进行该机的其他增量式渐进改进,包括综合113千克级的"小口径炸弹"(SDB)和1,3608千克级的重型硬目标侵彻弹(MOP)。马佐称每架B-2A利用现有的炸弹架将能携带120~160枚SDB,若采用新型炸弹架则能携带240枚;每架B-2A可携带2枚MOP。美空军还对进一步改进B-2A的中央计算机、使之可混合携带SDB和MOP有兴趣(例如在一个弹舱中挂SDB,另一个挂MOP)。该机还可能进一步改进雷达,以增添高分辨率SAR(合成孔径雷达)加地面移动目标指示(GMTI)复合模式。马佐最后说,B-2A在机内空间、重量、机上电力供应等方面都还有很大裕度,可以支持将来定向能武器上机使用。2006年11月,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公布数据称,在2006财年美空军装备的B-2隐形轰炸机只有约三分之一能够随时出勤。美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表示为提高能执行任务率(MCR,指可随时执行任务的战机占所装备战机的比例),已经为B-2开发了新型隐形涂层。由于维护保养过程非常复杂,B-2轰炸机的能执行任务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美空军发言人本周一表示,2006财年美空军B-2轰炸机的能执行任务率为36.7%,而这一数字已是历年中的较高水平。在2005财年B-2轰炸机的能执行任务率仅为30.5%,而从10月到现在的07财年能执行任务率为43.3%。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表示,通过使用新型隐身涂层B-2轰炸机的能执行任务率有望提高到51%。目前美军的机务人员在日常维护后修复吸波涂层费时费力,但是新的材料可以免除大部分劳动。美空军计划在五年内完成现有的21架B-2轰炸机的相关升级。2007年1月2日,美空军轰炸机主管称,空军将对B-2隐身轰炸机进行一系列升级。目前有些升级工作已经完成,还有一些仍在规划中,有的将提前10年以上进行规划。目前完成的升级包括:已经安装了改进的炸弹挂架,使携带500磅的炸弹数量从16枚增至80枚,增加了400%;隐身涂层也进行了改进,使维护工作由以前的数天减至现在的数分钟。其他重要的升级还在继续。B-2下一步改进将安装LINK-16数据链,可将目标瞄准信息直接传输给轰炸机;改进雷达,使B-2可以攻击地下目标。2007年3月,美国空军已经通过了B-2隐身轰炸机的主承包商――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提议的改进这种轰炸机的卫星通信系统的计划,同意该公司开始研制和验证极高频(EHF)卫星通信系统,以便使B-2隐身轰炸机发送和接收战场信息的能力提高约100倍。B-2轰炸机的卫星通信系统目前工作频段为特高频(UHF),其改进计划的第一阶段是用一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综合处理设备取代现有的飞行管理系统,第二阶段是使B-2轰炸机具备极高频信息发送和接收能力,第三阶段是使B-2轰炸机的控制和显示系统具备全部综合使用极高频信息的能力。B-2轰炸机的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使其与美国全球网络信息系统――全球信息栅格(GIG)系统的连接非常方便,从而可根据需求来选择、存储、管理和传送信息。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是B-2轰炸机的主承包商及其子承包商正在实施的提高B-2轰炸机作战能力的项目之一,其他项目还包括:改进"灵巧"炸弹的投放装置,从而可一次挂载并投放80枚227kg重量级的"灵巧"炸弹,挂载和投放的数量是目前的5倍;采用特殊的表面涂层,可大大减少维修时间和作战准备时间;安装瞄准线战术通信系统,使驾驶员可及时获得瞄准和威胁信息,并具备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能力;安装先进的电子扫描阵列天线,以便在未来具备更强大的成像能力。2007年6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已与波音公司签署一份历时62个月、价值1.71亿美元的系统开发和验证(SDD)合同。该合同是美国空军B-2隐身轰炸机新型极高频(EHF)卫星通信系统的第一个增量升级项目。EHF卫星通信系统一共有3个增量升级项目。这3个项目完成以后,EHF卫星通信系统将使得B-2轰炸机能以目前超高频(UHF)卫星通信系统100倍的速度发送和接收战场信息。在增量I项目中,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将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单片综合处理单元替换B-2轰炸机上目前使用的飞行管理计算机。此外,合同内容还涉及到光纤网络的开发,以支持数据在飞机之间和飞机内部的高速传输。霍尼韦尔公司也将提供一个磁盘驱动单元,以便于EHF数据在B-2上的存取。在增量II项目中,EHF卫星通信系统的能力将被完全综合到B-2飞机的控制和显示单元中,B-2飞机将具有以EHF频率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能力。据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EHF卫星通信系统项目经理Mark Rhoades称,EHF系统也将使得B-2轰炸机能够更加轻松地与美国国防部的全球信息栅格网络建立连接。2007年7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着手研究为美国空军的B-2隐身轰炸机装备新型的30000磅(13620千克)级钻地弹(penetrator weapon)。装备这种武器后,B-2将有能力摧毁地下深处的坚硬目标。相关合同为期7个月,价值250万美元,是诺·格公司2007年6月1日与美国空军航空系统中心(Air Force"s Aeronautical Systems Center,位于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签署的。该巨型钻地弹(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MOP)由波音公司研制,采用GPS制导,其坚硬的钢制外壳长20. 5英尺(约6. 24米),内部装填的常规炸药超过5300磅(约2406千克)。目前每架B-2轰炸机可以携带2枚MOP,每个弹舱内各携带一枚。现在面临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将这种巨大尺寸的武器固定在B-2轰炸机的弹舱内。至于今后是发展一种MOP的有限作战能力改型,还是根据面临的更复杂任务开展更广泛的发展计划,美国空军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做出决定。B-2轰炸机的载弹量为40000磅(约18160千克),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如:当安装灵巧炸弹挂架时可以携带80枚500磅(227千克)级GPS制导炸弹或36枚750磅(340千克)级炸弹,当安装旋转发射挂架(rotary launch assembly)时可以携带16枚2000磅(908千克)级炸弹。为B-2装备MOP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及其子承包商与美国空军一道为实现B-2轰炸机的现代化改进所做出的最新努力,改进后的B-2将有能力对付日益增强的敌方威胁。近期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B-2改进项目主要包括安装灵巧炸弹挂架使飞机拥有携带80枚500磅(227千克)级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这一数量是以前的5倍。2007年11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经完成为B-2隐身轰炸机雷达改进计划(RMP)开发的新型雷达天线试验装置(DTU)的安装、综合和首飞。B-2是美国实施远程打击的主要力量,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是B-2的主承包商。RMP采用雷声公司设计和制造的一种新型有源相控阵天线。这将使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领导的工业团队可以继续进行B-2隐身轰炸机的RMP计划,在2006年,正是由于天线问题影响了计划的进行。DTU的交付和安装是RMP计划的重要里程碑。飞行验证的实施不仅是这种高度复杂的雷达技术成熟的表现,而且也是B-2改装的工作团队团结合作的结果。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在美空军爱德华兹基地的编号为AV-3 的B-2轰炸机上实施RMP飞行试验。首飞是在10月30日进行的。飞行试验采用2部新型天线,试验将持续到2008年初。那时公司将为试验机B-2换装两部生产型天线。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是一个拥有12万雇员、销售额达300亿美元的大型军工企业。它能提供各种新型的系统、信息服务、航空航天系统和舰船等高科技产品。2008年1月,驻密苏里州Whiteman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509轰炸机联队于上周四宣布,该基地的武器专家正在研究将重达30000磅(13620千克)的巨型钻地弹(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MOP)搭载在B-2"幽灵(Spirit)"隐身轰炸机的弹舱内。按照计划,每架B-2轰炸机将可携带两枚MOP,两个弹舱内各一枚。据透露,为B-2轰炸机装备MOP的计划开始于2007年7月,在去年11月美国国会批准1000万美元的经费后进展加快。MOP目前仍然处于测试中,该炸弹主要用于摧毁洞穴、坑道和掩体等地下隐蔽目标或经过加强的坚固目标,伊朗的核设施或基地组织的地下设施都属于这一类目标。该型炸弹正式装备后,将成为美国空军武器库中最大的炸弹,远远超过目前所装备的21000磅(9534千克)的巨型空爆炸弹(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MOAB)、15000磅(6810千克)的"daisy-cutter"炸弹以及5000磅(2270千克)的BLU-113/BLU-122等各型炸弹。2008年1月,B-2“幽灵”是一款能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目标打击的双人座轰炸机。第393远征轰炸机中队机组人员驾驶B-2轰炸机从埃德森空军基地出发飞行了将近24小时,充分展示了B-2的全球到达能力。部署在关岛基地的B-2轰炸机飞行员经常从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对设在阿拉斯加或夏威夷的训练区域的目标进行武器投放,并有空中加油平台协助支援。B-2部署在关岛,意在维护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增强威慑。但平时实施全球力量出击,B-2座舱的2个飞行员已不能满足需求,而是需要更多的人。第393远征轰炸机中队的作战副指挥赖安?林克少校说,“制定全球力量出击的任务计划至少需要1个月。” 为执行长期任务而花费这么多时间制定计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像坦克、指挥和控制、地面成员和训练范围等这些事物之间能全面协调,完善制定程序。在确定飞行的几个星期前,要让4个人对1架执行特殊任务的飞机制定详细的计划。除此之外,机组人员还要在飞机内外巡视,点火并进行巡航调试,看看状态是不是良好。“在出动期间,2名飞行员要预先试飞飞机。”还要挑选1个人扮演试飞员,1个飞行员进行指挥与控制,另一个负责监督飞行,并且要求所有的飞行员要制定简明的任务计划,确保飞行就绪。平时计划有时要花费好几周进行协调,而战时要根据所需在数小时内制定完毕并开始执行。第393远征轰炸机中队司令约翰?韦特卡中校说:“在执行全球力量训练任务期间,我们要训练新的任务骨干和专家,且要制定完全不同时段的作战突击任务计划”。约翰?韦特卡中校称,在演习或作战任务期间,空中作战中心和B-2任务计划单位要采取协同行动缩减任务制定时间,制定战时计划时,要制定一个B-2作战指挥官随时随地可选定打击目标进行攻击的任务计划。林克少校称,管理一个作战轰炸机团,很大程度上要关注飞行员的训练、标准、日程、派遣、战术和任务计划。飞行员的飞行在工作日常中占据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而且也不会单独训练飞行。一旦B-2机组人员接到命令,就会立即准备就绪,随时准备向目标投放武器,而且还有个非常专业的空勤组,飞行员把生命交付于他们。虽然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但是空勤组要确保他们能顺利到达,保证他们能战胜最恶劣的环境安全返回。主官机组飞行装备零件的负责人说:“我们要细心照料飞行员,确保不让他们担心任何事”。空勤人员会认真维护维修象飞行员所穿戴的救生衣、头盔以及附带供氧设备等每一件设备。2008年7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用于升级B-2A隐身轰炸机飞行管理系统(FMS)的现代化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发完成了第一阶段。B-2项目经理Ron Naylor称,继6月初美国空军批准初步设计评审(PDR)之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将在10月完成最后的设计,于2009年第四季度交付升级后的计算机并开始飞行试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正在用奔腾级(Pentium-class)霍尼韦尔公司的综合处理单元(IPU)升级B-2轰炸机现有的 256Kb级的芯片处理器,改进后的FMS的处理速度可以达到1Gb/s。一旦这种处理器和带有光纤通道界面的新磁盘安装之后,就能够对B-2轰炸机的武器与传感器系统进行一系列升级。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正在升级B-2轰炸机的雷达天线,例如,有源电扫描阵列。然而,只有FMS达到合成孔径雷达所要求的数据吞吐量时雷达处理器才能启用。美国空军也在为对B-2轰炸机加装波音公司的GBU-39小直径炸弹(SDB)。没有处理器升级的话,对80枚小直径炸弹做目标变换耗时甚长。由新处理器支撑的最直接升级将是改进的通信组件。综合处理单元的补充是大型现代化努力的第一个增量,所谓的B-2轰炸机极高频(EHF)和计算机升级项目。第二个增量将用EHF标准替代B-2轰炸机的多星超高频系统,这是由先进超视线终端的波音公司系列的未来人造卫星群提供,将使B-2轰炸机成为全球信息网的一个新"节点"。这一升级要求改变B-2轰炸机后机身之上的模线外型。在3月发布的项目评审中,美国政府问责局(GAO)担心设计变更可能会不经意地改变B-2轰炸机的雷达散射截面(RCS)。Naylor反驳称,我们拥有来自全公司和空军从事隐身研究的专家,他们认为天线对飞机低可探测性特征没有影响。2009年6月,美国空军今天披露了一项在未来3年内为B-2A轰炸机装备重量为13600kg级的重型钻地炸弹(MOP)的计划。GBU-57A/B重型钻地炸弹由波音公司研制和生产,是一种采用栅格式尾翼的精确制导炸弹,主要用于摧毁地下加固目标。该弹的试验工作已经持续了几年,美国空军计划在2011年6月以B- 2A轰炸机为载机开始飞行试验,并在2012年6月形成作战能力。据悉B-2A轰炸机挂载这种重型钻地炸弹并不需要对作战飞行软件作任何改动,从而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避免额外的费用支出。美国空军计划采购20枚重型钻地炸弹,其中5枚为试验弹。目前美国空军现役的最重钻地武器是重量为2270kg级的 GBU-28炸弹,并曾在2003年试验过重达9080kg级的巨型空爆弹(MOAB)。2009年6月美国空军公布,计划在未来3年内为B-2A轰炸机装备重达13600千克的巨型钻地弹(MOP)。多年来,波音公司不断对GBU-57A/B钻地弹进行试验。该弹可摧毁地下深埋加固掩体目标。据美国空军宣布,计划在2011年6月起装备该弹进行飞行试验,2012年6月促使其达到作战状态。在B-2A上装备巨型钻地弹不会改变B-2A的作战飞行项目,避免在验证期间增加成本和耗时。按照美国空军“最佳采办”计划,预计将购买5枚试验弹和10枚巨型钻地弹。但据美国空军声称,也可能还会再多采购5枚巨型钻地弹。前些年,立法者曾反对前任政府提议为B-2A购买20枚巨型钻地弹的提议。但是随着国会允许美国空军推进研发和采购15吨的掩体钻地炸弹(bunker-buster bomb)后,反对者的意见也逐渐消退。目前,美国空军仅次于巨型钻地弹的大型侵彻武器属2270千克的GBU-28。在2003年空军还曾展示过重达9080千克的巨型空爆弹(MOAB)。第一页| 第二页机长:21.03米机高:5.18米翼展:52.43米机翼后掠角:33度空重:45360-49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18144千克最大机内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0550千克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240千米航程:(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20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高-高-高)11667千米,(高-低-高)8149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61炸弹,武器重10886千克,起飞重量162386千克),(高-高-高)12223千米,(高-低-高)8334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