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击 机(攻击机)
专门从低空、超低空攻击地面中、小型目标的军用飞机,又称攻击机或近距空中支援机。
它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摧毁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防御工事、坦克、地面雷达、炮
兵阵地、前线机场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军事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首先使用容克斯87俯冲轰炸机攻击行军纵队和坦克等,直接
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战争后期这种飞机增设装甲,配备3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关炮,专门用
于低空反坦克作战。苏联在战争中也同时广泛使用伊尔2强击机,在支援部队作战方面发挥了
很大作用。这种飞机的机身前部装有防弹钢板,将发动机、油箱、驾驶员射击员完全保护起
来,免受小口径枪弹的伤害。机上装有机枪、机炮、火箭弹,并能携带600公斤航空炸弹。
1944年末又生出其改型机伊尔10。5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出喷气式舰载强击机A-4。60年代末和
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分别研制出A-10和米格27。80年代初苏联又研制出苏25强击机,主要
用于反坦克作战。1960年中国研制出强5型强击机。它是一种单座双发动机的低超音速飞机,
装有两门23毫米口径的机炮,机身内和机身下可载挂多种对地攻击武器,最大载弹量可达2吨。
强击机的特点是有良好的低空和超低空稳定性和操纵性;良好的下视界,便于搜索地面
小型隐蔽目标;有威力强大的对地攻击武器,除机炮和炸弹外,还包括制导炸弹、反坦克集
束炸弹和空地导弹等;飞机要害部位都有装甲保护,以提高飞机在地面炮火攻击下的生存力;
起飞着陆性能优良,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降,以便扩大飞机支援作战的范围。现代强
击机有亚音速的,也有超音速的,正常载弹量可达3吨,机上装有红外观察仪或微光电视等光
电搜索瞄准设备和激光测距、火控系统等;有的新型强击机已具有垂直和短距离起落能力,
如苏联的雅克36和英国的“鹞”式强击机。
目前,在国外,空中战役战术纵深攻击任务,一般都用战斗轰炸机;而实施近距空中支援
攻击任务,则用强击机(攻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