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式战斗机前转:掘越访谈录(10)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金星 40 型 1,000 马力空冷发动机

此时“九六陆攻”(一种细长薄弱的轰炸机)正开始进入量产,其第 56 号生产型搭载“金星 40 型”引擎进行了一次长距离飞行试验并获得成功。之后在

1939 年由“每日新闻社”投资的环球飞行中,装载“金星 40 型”的九六陆攻“NIPPON 号”刷新环球飞行纪录,53,000

公里的行程中基本没有发生引擎故障。有趣的是,在该机飞抵美国时当地新闻报道描述它是“装载了德国引擎的日本飞机”。不过早在 1936 年“金星 40

型”完成之时,深尾就考虑将它改制为适用于快速单座战斗机的小型引擎,任务由年轻的西泽弘工程师担任。按那时的常识来说,气筒的直径比活塞行程来得长,“金星 40

型”的气筒直径 140 毫米,活塞行程 150 毫米。西泽计划打破常规,在不改动气筒直径的前提下将活塞行程减小到 130 毫米,这个小型化设计在 1937

年获得成功,速度更加快。

新制成的小型引擎命名为“瑞星 10 型”,提供 900

马力的动力。这样掘越的十二试舰战就有了选择余地,而且都是自己公司的产品。“这回可总算用到三菱的引擎啦。”掘越自从最早的处女作“七试舰战”就开始不得不选用中岛的引擎,这回算是给他出了一口气。不过,引擎部门的难题解决了,他掘越的难题就开始了。

要“金星”还是要“瑞星”?

为了得到高速度和航程,当然应该选择“金星”,不过对于战斗机来说它似乎太重:“金星 40 型”直径约 1,200 毫米,重 560

公斤,和“瑞星”相比直径大出 254 毫米,重量多出 34

公斤。单就字面来看两者差距似乎并不大,但是这点差别对机身来说影响颇深:如果用“瑞星”的话单机重量可维持在 2,300 公斤左右,而搭载“金星”的单机则要增加到

3,000 公斤,如果选择它则意味着要把机身扩大,从而可能丧失爬升和俯冲、旋转的灵活性。

权衡再三之后,掘越向服部科长提出了以下的报告:“为了达到 500 公里时速和 6

小时的续航能力,‘金星’看来是不错的选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种不利因素也能被发现并且解决,可以设计更多的改型,也可以拉近和欧美先进战斗机的差距。不过,如果使用‘金星’,那么整机重量将达到

3,000 公斤。很难想象开惯了只有 1,600 公斤的九六式舰战的飞行员坐进 3,000

公斤的大飞机会有什么感觉。而且我想中岛那边为了这些考虑,一定会制造小型的发动机。这场竞争不能输,如果我们选‘瑞星’,整机重量可以控制在 2,300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0頁/共1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