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斗机“台风 Typhoon”的诞生(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欧洲战斗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以最小的寿命周期获得高的可用率。“主要研制合同”(MDC)中同样也强调作战要求和可靠性、维修性及测试性的支持情况。

初始方案研究

为了确定研制飞机的具体规范,在提出具体要求的同时,各国国内和各国之间进行了防空研究和空中战斗模拟,从中得到相关的知识并确立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研制一种高效经济的防空和空战战斗机。这种

研究包括:

.进攻与防御对抗空中系统

.地对空与空对空系统

.质量与数量

.有人飞机与遥控飞行器战斗模拟包括:

.中距(超视距)

.短距(视距内)

.武器效能、航空电子持久性得出的结果是:

.空袭不可取代防空。成功的防空系统必须由多种战斗机、地对空导弹和枪炮组成。

.防空系统中,有人战斗机是唯一真正的灵活武器。

.数量不能取代质量并且不能产生显著的机队效能。

.良好的超音速飞行性能非常重要(具备 4g 的持续转弯角速度),武器/航空电子可以提高飞机的性能标准。

.良好的雷达性能与低可见性同等重要。

.在未来战场上大量使用遥控飞行器的话、地面站和作战要求所固有的复杂性使遥控飞行器的费用至少与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有人飞机的费用一样。

.短距空中战斗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失稳机动、快速改变载荷因子、瞄准时间短、低速时有较小的包线空间。

鉴于此背景,确定了关键德 300~400kg/m² 低翼载和 0.9~1.2 的高推重比。这种构形的目的在于获得高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在采用矢量发动机时甚至可以超过失速攻角。

有趣的是在纯三角翼或带边条的梯形翼的大量初始方案研究后,所有欧洲国家都建议采用三角翼鸭式布局,该方案最初

应用在瑞典 Saab 公司的“雷”式战斗机上。虽然在翼面、进气道位置、前翼连接和尾翼设计上存在细节上的差异,但所有公司都认为三角翼鸭式布局可能是满足挑战要求的最佳选择。

鸭式布局

三角翼具备许多气动、结构和布局上的优势。由于翼根弦长很大,提供了很大的绝对机翼厚度和长细比,从而减小了超音速时的阻力。

同时机翼结构更轻且具有更高的体积效益,可以最大程度地装载燃油,又提高了超音速任务性能和战斗持久性。另一方面,大机翼还减小了外桂物不良的气动作用并方便了它们的排列。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11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