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与同时期的美国飞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弧度明显的垂尾和前三点起落架等,考虑到瑞典空军的反应,设计组还是改用了后三点起落架,该机的主任设计师是瑞典人弗雷德.万斯特罗姆(Frid
Wänström)和美国人卡尔.哈顿(Carl Haddon)。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伯 B 17 轰炸机成为优先发展的项目,L 11
的进度因而受到影响,该机最初打算使用布里斯托尔“金牛座”引擎,由于英制引擎已经无法进口,瑞典仿制的普&惠“双黄蜂” STW C-3
于是成为替代品(因为没有生产许可证,实际上这是盗版行为)。真正合适的替代品是德国的 DB605,只是这种引擎被优先提供给 J 21 战斗机使用,因此在第一批 B
18 的身上还见不到它们的影子。该机除各控制面由布蒙皮包裹外,其余部分都由金属制成,该机还是瑞典国产飞机中首先将装甲融入机身结构的机型。B 18
的机组包括驾驶员、无线电操作员/后射手以及观察员/投弹手/前射手。座舱盖偏向机身轴线左侧,机头为花房式,可以为观察员提供良好的视野。该机的自卫火力比较贫弱,仅装有
3 挺 13.2 毫米机枪(每挺备弹 300 发),其中飞行员控制位于机身右侧的固定式前射机枪,无线电技师和投弹手则各自负责 1 挺后射机枪。1942 年 7
月,萨伯公司的试飞员克里斯.史密斯(Claes Smith)驾驶原型机完成了首飞,不久以后第 2 架原型机也进行了试飞。与其它瑞典自制的飞机不同,B 18
在设计上相当成功,从试飞阶段起就没有出过什么大的毛病。B 18 是瑞典空军赋予轰炸型的代号,其侦察型为 S 18,后来还出现了专职鱼雷攻击的 T 18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