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伯 JAS-39“鹰狮”(Gripen)全解析(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Su-27 机动性优良,飞行员过于大胆导致 1987 年与挪威 P-3 的碰撞事件JAS-39“鹰狮”飞机的设计论证始于 70

年代,当时政府出资进行了一个论证项目,研究下个世纪的国防需求。该项目的目标是减小战斗机的尺寸、降低战斗机的费用,而不是提高飞机的性能。其实,在 1965 年当瑞典考虑 Saab-37“雷”的替代机种的时候,政府的采购委员会认为麦道公司的

F-4“鬼怪”飞机比较合适,但仍有一些缺点。它不能满足瑞典空军的作战需求,使用和维护费用较高,换装瑞典的综合控制系统还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

Saab-37 也是一代经典名机当时瑞典方面就预测,从 60 年代到 80

年代,技术的进步将使飞机的重量减轻一半左右。技术进步的主要方面是:发动机的改进、复合材料的使用、纵向不稳定性与电传飞行控制技术以及航电技术的发展。现在看来这些预测都是正确的。当时研究了许多飞机构型,其中包括前掠翼+V

型垂尾、传统后掠翼+前置尾翼以及各种鸭翼+三角翼布局。瑞典还与许多其它的飞机制造商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英国航宇公司(BAe)、MBB 和洛克韦尔公司。MBB

和洛克韦尔公司当时特别关注过失速机动,但 Saab

公司一直认为在未来作战中过失速机动不会发挥重要作用。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争论热点,许多飞机制造商开始认真地考虑矢量推力,使飞机获得“超机动”能力。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2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