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随着社会和科学发展,有些已成为过去,有的经过衍变,形成一方摇曳多姿的民俗风情。
生活习俗
一、 服饰
淳化县民众服饰以朴素、实用为本,讲究入时随俗。清末民初,富家子弟穿绸挂缎,文人秀才多以着长袍短褂,戴平沿礼帽或高顶红结黑衬帽,穿"游游鞋"为尚。百姓多布衣,冬穿大衿袄、连腰裤,上黑下蓝居多,炎夏多蓝白,有"冬青夏白一根葱"之说,多穿圆口布鞋和坚固耐穿的"双梁鞋",雨天扎木屐(俗称"泥基子")。年长者多扎布腰带,系以彩线刺绣工艺讲究的烟荷包。妇女服饰色彩多样,家常以小袄、大衿衫为主。富家外出则绸衫缎袄,彩裙绣鞋,梳髻别钗,耳环、戒指、手镯齐备,佩物叮当响亮。农家妇女多为布料,以青、蓝、月白居多。头挽大髻,别银质茉莉针,亦有拢卡、别铜、铁质环钗。冬季多穿白蓝粗布袜,长者男女均扎腿。男女老幼多穿裹肚,上绣青蛙、"五毒"虫、凤凰、狮子等多富寓意的图案。服饰的变化多于时代有涉,以文明进步为尚。建国后,大衿衫改对衿,服饰色、料、形与日俱繁。干部着中山装,商人喜穿排扣便衫。列宁服、学生服先后遍及城乡。衬衣、小袄、罩衣、外套等内外有别,坎肩、背心、褂子多有讲究。妇女泡发改辫发,后至齐耳短发。旗袍、连衣裙随之流行。至80年代初,西装流行本地。男子头饰从光头改为留发,有平头、偏分、中分、背头等发型。女性的烫发、项链、耳坠、戒指再度风行城乡。色、料、型则各取所爱,朴素、美观、大方为其主流。
二、 饮食r淳地农耕文明较早,民自汉迄今喜吃面食,味以酸辣为主。主食制作精细,手工擀面薄如纸,细如线,辣油臊子为上乘。荞面饸饹为传统风味面食,久负盛名,羊汤饸饹柔瓤可口,为红白喜事、招待贵客好友必备之主食。馍类以馒头、花卷、锅盔、烧饼、煎饼为主。糜面所做的甜干粮,形如点心,酥甜可口,别具风味。高粱面、玉米面等制作的饸饹面群众称为"钢丝面",是当年困难日月的见证。
肉食以猪、牛、羊三牲为主。婚嫁、年节、贵客远临,宴饮酒席以"十全"、"九魁"为主。丧宴多有"十三花"、"十五观灯"等不拘一格。本县泡油糕、豆腐脑、千层饼素有名气。润镇街"春和生"和王景玉酥饺,"致和祥"的小果子均为馈赠亲友之上品。
三、宅居
淳化县自古为穴居,俗称地窑。山僻之地多依山凿窑,平原多平地拔坑。"有钱没钱,庄子面南"为传统的宅居观念。本地窑洞居室冬暖夏凉,温润舒适,面南采光为佳。以窑洞只数多寡分"八合头"、"十合头"、"十二合头"。老式门窗小而暗,后多被玻璃窗、大门取代,有的以砖砌窑口,坚固而美观。80年代后,传统穴居逐渐被瓦房、平房、楼房等新型建筑所代替。
四、出行
旧时出门选择"吉日","忌日"不宜出门,有"七不出,八不入"之说。一般单人出远门较少,都要结伙搭伴。夜晚一人短途行走,必带防身用具,谨防野兽攻袭;还讲究不回头看。妇女一般不单独出门,即是回娘家,也有送有接。月婴、奶妈忌过十字路口,怕失小孩奶水。抱小孩出远门,多在兜里装五谷杂粮和馒头,以镇邪纳魂。
五、习性
淳地古为周族先民聚居区之一,民性素以勤劳、淳朴、笃厚、仁义著称。惯于守土,旧有"打死不离圪庙"之说。尚礼崇俭、恪守孝道为民俗之根本。
淳民以农为本,男善耕作,女纺虽显疏,但家范严谨士多苦志,敬业奉献精神尤强,自古至今在外地从政及军、商各业者多有建树。学勤商信,工匠重技,军勇善战。民间交朋结友,礼信为先,户尚长幼和孝慈于家,民多乐善好施,安分守法。
旧时礼仪习俗
一、婚嫁
封建社会,淳化县男女婚配,讲究门当户对,皆靠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包办买卖。建国后,贯彻《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民间婚姻以自由婚为主,也偶有续亲、换亲之陋俗。自古男婚女嫁均遵"六礼"之规范。近现代虽有简化,但周礼遗风犹存。
通媒即托媒提亲。男女年至妙龄,即始征婚。多为男方托媒求婚于女方,亦有女方主动提亲者。得到对方父母许可,然后由双方共托之媒人(今多为至亲好友),说合而成。
问名即今之"见面"。男方称见面,女方谓"相女婿",旨在互相观察长相、体态、言谈、举止,了解对方体质、智力、喜好,以至于有无缺陷。女到男方履行此仪谓之"看过活"。
订亲古称"纳吉"。仅为占卜取吉兆后送以订情信物而已。今此俗谓之"成事",至亲好友皆来相贺。女方亦有陪伴至亲、尊长,亲临男方。男方备办酒席予以款待,并有衣物、鞋袜、围巾、手表等礼品相赠。午宴前行"写礼单"(预先交涉稳妥)仪。斟盅时女子行"看酒"礼,男方到场,亲众亦有"看酒钱"相赠。宴毕,"递礼品",女子多不推让,尽皆收纳。
送礼古"六礼"之"纳征"。淳化县之"送礼"主要为礼金。由男方家长(今有父母携男同去)带礼金、礼品及女子之梳妆"四色"礼等往女方家。女方纳礼请本户尊长及门众代表作陪。清末民初,本地有大小送之别。"小送"即女方先期有部分借礼或男方分次送礼,或由媒人直接转交。"大送"即三方到场,酒宴交割。
请期即男方择定吉日,由媒人告知女方,征得同意,分别进入婚嫁准备。男方于此前的端午、重阳、元宵三节中,任选一个行"追节"礼,并写婚书(当地称"娶单"),内容包括开脸时辰、落坐方位、迎娶日期、停轿(车)方向及"回避三相"等事宜。
嫁娶清末至建国初,淳化县婚娶多为三日。首日,女方"于嫁娶归"之礼(俗称"启发",亦称"添箱")。至亲好友均贺,宴饮款待。男方指派"迎女者"(多为姑父)带衣架、食箩、妆奁、柜子,随带一只"引魂鸡",唢呐奏乐送至女方。女方装备,是为嫁妆(今此属其中一项),其中"娶单"必带。女方按"娶单"所嘱之良辰,面坐方位,请一"全命"(夫妻健在,儿女双全者)巧妇为其"开脸",午时,"亮嫁妆"。至亲、门众均给"压岁钱",谓之"添箱"。
翌日,为女子出嫁、男方迎娶日,称"宴喜"(亦称"寡媳")。女子上轿前有"换服"(即改装、换鞋)、"扔筷子"(暗喻"早生贵子")、上轿礼仪之俗,女子浓妆艳服,头顶"盖头红",由娘家兄抱人轿门,作啼哭状,以示惜别之情。途中,逢井、石皆以红纸盖之(俗以井为龙,石为虎)。如遇花轿相逢,新娘互换礼物讨吉。
男方置桌斟酒礼迎新客,谓之"邀路"。舅家为新郎披红、插花(头戴礼帽),宾主近前,互道问候,斟酒致礼,谓之"近接"。新娘下轿,踩布口袋至洞房门口,谓之"踩桥布"、"搭天桥"。还有"撒料瓣"(干草节)之俗。新郎引新娘至院中香案,行"拜天地"之礼,后人洞房。午间,置酒桌于院中。谢媒为其要,换帖为之仪,是行"辞媒换帖"礼。午宴为当地婚礼之高潮,宾朋满座,席前把盏行令,热闹非凡。新郎新娘于席前执杯把盏,由长及幼依次敬酒致谢。
日正午,有"观魂"(即敬灶神)、"赔压岁钱"之俗。黄昏,村邻吃喜酒闹房(俗称耍房)。
建国后,新《婚姻法》公布,封建包办买卖婚姻被革除,广大青年已不拘于旧婚俗之束缚,繁文缛节多被抛弃。自由恋爱、自觅知音者有之,崇尚新风、简朴办婚事者有之,实行晚婚、集体婚礼者有之,度假旅游、旅行结婚者有之,男到女家者有之,真正体现了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尚。
二、丧葬
淳化县丧葬之俗礼仪繁冗,"伺死如生"的孝道观念体现于丧仪始终。
"亡魂纸"死者临终,先"拭身"、"拭发"净容,穿戴寿装。寿衣以上身计,3条、5条领不等,衬、棉、罩3身,还有褂、小袄、袍、(女为裙)等。裤带、腰带及扎腿带均搭而不系,帽、鞋、袜齐备。停尸在床、以纸盖面,称"苫脸纸",子孙儿女等化纸,号啕大哭,即辞告亡魂,痛诉离情,谓之"亡魂纸"。
讣告与报丧讣告,亦称讣闻。明、清至民国,多写于布(长4尺余、宽2尺),奉告亲友与族人。报丧,即将阴阳卜定殡葬之期,遣人报于亲友。老小外家,持帖拜告。随后为选择"风水之地","告土"、"点穴"、"推煞"以及"出殃"等。
吊唁俗称"开吊",举哀悼念即始。吊,悼念死者;唁,为慰生者,指其家属。吊者以户族远房、村邻为主,亲戚接踵而至,男客均先叩拜奠酒而后哭悼。
入殓棺木置于灵堂后,棺内盛垫草木灰、柏叶,铺好褥垫。死者口中衔玉物或银钱,谓之"饭含"。平稳仰卧于棺内,头枕寿枕,脚蹬曲块或土坯,四周嵌实(俗称堰紧),身盖大红衾(俗称"苫单",有棉、夹之分)。入殓须在儿女、亲人齐至时进行。棺木、衣衾须经老小外家亲验,合棺盖,化纸号哭。
出纸即服牌,也称纸服。主要内容为死者生卒年、月、日、时辰、属相、亡故原因、安葬地点。儿孙、侄男本户子弟名录,白纸竖写,置木板上,哭送置大门外,下摆香案,化纸哭奠。同时还有三日悬灵之俗,意喻亡者灵魂脱离尘埃、升天之意。
大奠安葬前夜客奠之礼(当地言奠,是为古礼。初祭曰奠,不曰祭,祭属吉礼)。大奠为丧仪之高潮,集中而隆重。丧主户族皆为孝子,祭奠主要为客奠,村邻和亲友行"奠仪"(礼金),亦有孝子主奠、陪奠、致谢礼,礼仪最繁,主要有:
"招魂"与"扫墓""招魂"之说,淳地皆由长门长子或长孙所为。牌位应由承招者直接抱置于老神主位祀奉。"扫墓"则是为丧者清扫墓室,查验墓室尺寸是否宽敞、完备,由长子主扫。招魂与扫墓归来,男女孝子均哭悼迎接,由长媳接牌位置于灵前桌之正中。
迎纸与献牲纸,即奠仪专用之纸制工艺品。淳地丧仪迎纸多在扫墓之后,先迎主家纸,后迎客家纸。客纸先老小外爷家,再为其它亲友。乐人、客、纸前导,孝子陪后哭迎于灵前。上香、酹酒孝子谢。献牲多为猪、羊,一般由丧主或女婿、外甥诸亲备办,丧事献牲有多于3头(只)以上者。迎献之仪同于迎纸,所不同的是孝子不动哭声,"设礼陈牲"即此。礼乐"吵堂"(亦称"响堂"),古有"初丧作乐以娱尸",至今作乐餮食慰亡灵。
"换孝"与奠饭"孝布"即白纱布所裁,也称孝帽,绕头一周戴之。"换孝"指对老小外爷家亲众的特殊礼仪。由孝子将孝布盘呈席前,跪地升盘头上,未戴者授而戴之,已戴者则换戴。奠饭为奠者所备之夜饭,同于翌日午宴,规格要低一格。有"十一起"、"十三花",葬日午宴,乡间以"十五观灯"席为极限。
迎馔与"吵祭"馔,本为宾享之美食,当地为"献饭"同语,馔或谓"摆馔"。迎馔即由孝子将馔迎献于灵前。馔品有山峰雪松、龙象凤鹤、寿桃鲜果、荷莲艾藕、仙翁寿星等。其数对应翌日午宴。同时上献的还有肴、箸、酒、饭、羹,均随乐哭号,逐一迎献。馔摆齐,上香,酹酒,长乐奏于灵前。吵祭在迎馔之后,由女婿、外甥赏钱点曲,在灵前进行,谓之"吵祭"。
安葬出殡日晨,于既定之时辰(多在日将出时)。客众礼奠,孝子哭祭,由村邻众手扶托灵柩出灵堂置于灵车上(今多在"灵床"之内),由女儿烧走纸马、车类祭物。长子抱牌位、鞔绋(当地称扯)、破盆,灵车启动,谓之起柩,亦曰起灵。女孝子扶灵,众孝子排列牌位后,长哭导灵,送至坟茔。送葬时顺序为:丧乐在前,"长明灯"为导(奠中之灯),悬举排花、望纸、挽联、花圈、楼斗、牌楼等祭物,端呈祭品(献饭),抛撒纸锞(金银纸钱),来宾送葬者簇拥灵车,鼓乐大起,浩浩荡荡,送葬场面隆重、铺排,城乡皆然。
至坟茔下葬后,请阴阳调正方位。由长子拭木(净棺身)、置"铭旌"(今多不为)于棺上,童男女置其左右,点燃"长明灯"后封墓口,全土起冢,树墓石。置供台摆献、上香、客众酹酒、孝子哭祭、化纸、哭吊而归。是午,又以祭品、纸物复祭,俗称"复二"。长媳必去,抓坟土一撮回置于灶前,意为"分家辞灶"。午宴,"看客"、"斟盅",孝子"谢孝"、"谢饭"。葬仪于此结束。
七期七期为葬后坟祭规俗之一。成服后每七天为一期家祭,祭七次,直至"尽七"。逢七逢八"犯重"不祭,有"逢七逢八,阎王爷拷打",走纸伞以护身之说。今多以"三七"或"五七"家人亲友同祭。百期亦称"百日",例祭之一。
周年葬后例祭。称周年、二周年、三年。均着孝服、全祭品、祭物,家人及至亲同祭。三年祭毕,在坟园脱去孝服,谓之"卸孝"。所谓"脱去孝服换笑颜"即此,丧葬之礼全告结束。
60年代后,逐步兴起遗体告别、戴白花,孝子"尽七"戴黑纱新的悼念方式。近年普遍兴起子女为父母,同事为亲友读祭文之俗。内容多为缅怀死者生前功德,表达痛悼之情。农村普遍建立红白事理事会,倡导丧事从简,表彰"好媳妇"等新礼仪。普遍建起公墓地,私葬乱葬之风已不复见。但厚葬之风愈烈,奢侈、浪费惊人,火葬未普及。因此,革除陋习,丧事从简势在必行。
三、交往
"淳之士皆隶礼度义,淳之里皆长幼和孝慈于家。"民间相互交往中,"六亲"间往来者为密,谓之"走往亲"。无往来者,有大事亦必相顾。除此,喜贺、结交、相帮等亦有例俗。
喜贺凡喜庆诸事,乡亲朋友及左邻右舍按例必前往贺喜,彼此之间多是礼尚往来。婚嫁多以衣物、布料(俗称"条子")、鞋帽、镜匾之类相送,亦有以货币为礼者。为老人做寿棺酬谢匠人,谓之"酬木"、"交木",亲友、村邻相贺之外,女儿(已嫁)要有"刻档红",为父母及匠人叩头礼拜。盖房上梁,村邻亲友有庆贺之礼,并有携酒、抱鸡(取吉)之俗,上梁挂红,书写"上梁大吉"之语,辅以鸣鞭祝贺。
奠仪丧葬白事,村邻、好友均予吊唁、送葬、行奠仪(即货币礼金),逢七斋、百期、周年等,均送烧纸,示奠。老小外爷家、女儿均走纸祭物及礼品,先有布料、被面,今与婚喜无大异,如毛毯、床单、"太空被"等时兴礼品。
金兰之交旧时交往中,如遇性格、喜好相合者,彼此结为金兰之好。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成为结拜"兄弟""姊妹"之亲。
互帮互助村邻中,互帮互助为乡民之传统美德。兴土木,建房舍,村邻皆互相帮助,不分薄厚。遇红白喜事,乡邻常全力顾事,互为执客,以至于灶具、家俱一应之物,无所不借,无所不用。天灾人祸,村邻先行相顾,解人之危,蔚成乡风。
四、生子
妇女怀孕称"有喜",临近产期,孙子辈闹讨"喝喜"酒。产后即于房门外"挂红",意为避邪忌生人。三日内,娘家妈亲侍女儿月子,并为小外孙(女)早备好小衣、尿布等。10日或半月,亲邻妇女皆带馍、菜、鸡蛋、红糖或今之奶粉、滋补品等"看月子"。方里、石桥一带"看月婆",其盛同于"满月"。
"满月"为生辰庆诞之期,至亲好友均来祝贺,亲戚除衣物、鞋帽礼品外,必带象征圆满之礼馍一"囫囵"。娘舅家为婴儿特备一条绣有青蛙图案的红裹肚,(蛙乃女"娲"氏的谐音字,远古"蛙""娲"同音,裹肚其形又极像一只青蛙贴于人肚,为远古女娲造人之图腾崇拜遗风。且当地穿裹肚之俗有三次必穿。首为初生,次为婚时,三为丧时,均为追忆女娲始祖。)、衣服、鞋袜帽等。满月之期,亲朋乡邻齐至庆贺,主人酒宴款待。乡间为婴儿碰"干大"(义父),即抱婴儿在门前路口所遇第一位成年男子,亦有至后拜认所谓"全命人"为"干大"的,并有为"爷爷辈抹花脸"之戏,谓之"抹些黑,不吃亏;抹些红,不受穷。"意在预祝吉祥。
建国前,有拜观音菩萨"求子"的,产后求神保佑婴儿的,有"满月"时,许猪、羊、鸡于神者的,有戴"长命百岁"银锁和红布做成的"布锁"(系绳)的,有用红线打结加铜钱和以铁钉等儿身高于墙而"钉身"的。今逐去之。
五、祝寿
本地民间祝寿之俗虽早,却仅于富裕之家,德高望重者亦有族中人为其做寿的。平民多于60岁,即花甲始做寿,当地俗称"做好日子"。是日早,先于堂屋明烛烧香祭祖。午时宾客皆至,全家欢聚一堂,为老人拜寿、敬寿酒。女儿、女婿送寿糕、寿桃馍,至亲好友送寿糕、寿酒、寿礼、寿联、寿幛等。村邻皆以礼相贺。
年节习俗
一、春节正月初一,鸡鸣即起,祀拜家宅诸神,大村舍敬"关帝"等神。老幼穿戴一新,喜笑颜开。早饭多为臊子面、饺子,取圆满、绵长之意,并有赛早之俗,以示"新年伊始,万事当先"。古俗为家祭例日之一,明烛、上香,并以首碗饭祭祖。饭后,户族集中拜祖,后逐一拜长辈。初二、三、四日,为亲友互访称"拜年"。初五旧称"破五",本地有食搅团以"补穷坑",自内至外燃炮"赶穷气"之俗。初七称"人七",吃"拉魂面"。今过年祀神礼拜渐被革除,但敬老之风愈炽,年轻人相聚互访,不受族门之限。师生、师徒间多以年画、贺卡相赠。机关、团体组织慰问驻军,军民联欢。
二、元宵节民间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家家皆做鼠、鱼、虫、兔等动物花馍。农家居室和槽头、厕所、猪栏、鸡舍烛火通明,驱除邪害,以图吉利。城乡遍悬灯彩,燃放烟花·,亦有猜谜、灯展与电影、戏曲活动,社火、龙灯、竹马、旱船、高跷等涌向街头,灯火辉煌,彻夜喧哗,城镇尤盛。亦有放架花,打"礼花弹"者,男女相携奔走,小孩持灯为戏,热闹异常。家人围坐,共食元宵(或饺子),"馅中纳锞,以卜吉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三、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指此后,春雨会逐渐增多。旧俗有清晨挑水回家,焚香拜龙王,并有爆玉米花、发面爆棋豆之习,取"金豆开花,龙王释归"之意,企盼五谷丰登。今多以面制棋豆,或馍块而炒,俗称"炒蝎子"。
四、清明节民间家祭例日之一。户族为伍,谒坟拜祖。多携香烛、烧纸、冥钞及酒馔等祭品,于祖宗坟头压挂纸吊(俗称纸花),化纸、烧冥钞叩拜。前一日为"寒食节",俗称"单清明",有祭新丧者坟。今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多于清明节送花圈、花篮、花束祭扫烈士陵园,植树栽花,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民间多以荡秋千、放风筝辅之春乐。
五、端阳节亦称端午节。民间多于门楣门棂上插艾叶,食甑糕、油糕、粽子等,饮昌蒲雄黄酒,并涂抹雄黄于儿童耳、鼻、眼角诸窍,即避瘴气远毒虫之意。食粽子之俗概由纪念屈原投食于汨罗江之典故而来。系戴色线合成之花花绳、香包、蒜骨朵、簇簇之类,有小人、小鸡、虎、蛇、虫、鱼或荷、梅、辣、茄等,小巧玲珑,形态各异,精致有趣。女子新婚头年,娘家于此时馈送节食,多为粽、糕之类及"五毒虫"花馍。
六、乞巧节俗称七月七,传说牛郎织女相会日。民间称织女为七仙女、"巧娘娘"。"乞巧节"为民间女子于此日虔祀织女传授手艺之俗。具体做法为,是日先以草缚人形坐式,画其脸,穿其衣,打扮停当,便为"巧娘娘"。黄昏,摆来油炸馓子、菱角酥等供果,还有以面做成的尺、刀、顶针等祀礼。乞巧"掐巧",这种朴素的习俗,今渐消失。
七、中秋节秋之中为"仲秋",八月十五,居于"仲秋"之中,故谓之中秋。因十五为满月,月满则渐亏,月色倍明于常时,又称为"月夕"。中秋节为团圆节,淳地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之风。祭品有月饼(象征团圆)、瓜果等。阖家相聚,赏月食月饼,天伦之乐得以圆满。今小辈多为老人送月饼,亲友间亦送月饼,寓团圆丰乐之意。
八、重阳节九月九日,古代以"九"为阳,日月之九相重,故称"重阳",亦称"重九"。"重九"登高赏景之俗始于东汉盛于唐,原本为求长寿。古人头插朱萸,食逢耳,饮菊花酒,享宴高会,称"登高节"。多为文人雅士结伴登高,饮酒赋诗,观赏菊花。今以食"重阳糕"之俗为尚。精面蒸糕,辅料有枣、栗或肉。以九层为最,如塔型。今多以给新婚女儿送糕为俗。"重阳糕"喻"步步登高,家业兴旺"之意。
九、祭祖节"十月一,送棉衣"。同清明节一样,为家祭例日之一。除奠酒菜肴食之外,亦烧送"冥衣"、"冥钱"等,谓之"送寒衣"。淳地民间多为出嫁女儿为其已故父母糊送棉衣,还有当日糊就当日烧送之讲究。"冥衣"多以纸糊,夹以棉絮,领、扣、袜、带均似真物,却极小,亦有棉被、褥、单、毯、毡、手帕、钱包等一应之物。今多数人已不送衣,于路口烧走纸和冥钱。
十、冬至节冬至节,俗称"鬼过年",当地多在黄昏于门首、路口烧送"冥钱"、烧纸。
十一、腊八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饭多食小米豆豆粥,今多为"腊八面"。意取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并有"吃了腊八面,鸡儿多下蛋"之说。
十二、灶王节腊月二十三,传说为灶君升天日,向玉帝禀报一家之善恶,民间多烙烧饼,俗称"灶爷干粮",亦有"灶糖"等供品,于夜祀之,以飨灶神。民间有孩子于"满月"时求神"寄保",年满12岁者,此日献猪祭灶神,谓之"赎身"。今仍有所见。
十三、除夕守夜腊月三十,有"大年三十"之说,亦称除夕,是春节之首。是日,户户清污除尘,年画、对联、门神尽皆贴好。午后,置香案,祀神主。是夜,"高堂列明烛,老幼尽欢颜"。本亲户族相聚,以小敬老,酒宴为兴,守夜至凌晨。小孩尽享老人所赐之核桃、枣、水果、"压岁钱",小辈敬送老人钱、酒、茶点之礼品。除夕守岁今多以收看电视、猜拳饮酒,畅议致富之策、治家之道为内容。至零时,家家燃放爆竹焰火,火树银花,是为迎新之俗。
庙会
淳邑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积淀,渗透在多神崇拜的具象中,修庙、塑神、祭祀被视为盛事。唐宋以后,寺庙高塔随处可见,梵铃钟鼓远近可闻。于是,以寺庙之节或规定之期举行的"庙市"日趋形成。它是融祀神、拜佛与集贸为一体的群众性集会形式,故称之为"庙会"。其活动内容为春祈、秋报、迎神、赛社、祈稼、祈祥、祀祖、商贸诸类。仅择其较有影响者分述于后:
通深沟娘娘庙会始于明代,为典型的求神祈雨、焚香还愿的香火会。规模较大,涉及县境中西部及礼泉南坊、彬县龙高等地。庙址在县西20里泾水上,即今润镇街西,通深沟河东岸山坡台地上。娘娘庙坐东面西,下台为龙王庙,庙内有一小湫,俗称其为"臼"。每遇旱,远近百姓竟相取水祈雨。跪水雨,一连数日、数十日,不可擅离,虔诚倍至,备受酸辛。会期为农历腊月二十三日1天。润镇街南北八社群众象大年拜祖一样,蜂涌而至,燃烛放炮,焚香还愿。亦有取水而饮或洗目者。东西二原社火、锣鼓聚相庆之。各取所需,畅尽其兴。
润镇街姜原庙会自汉立庙,其会盛于明清。是由祈祥转有祈子、还愿的香火会。曾涉及陕、甘、宁、青、川、豫诸省区,会期10天,自农历三月十八日至二十八日。庙址在今润镇街西中段南侧高台处(润镇中学西北侧)。会间,大戏台于庙南阔地,杂技、马戏、耍猴、卖艺者散列庙之左右和后围。东西长街上,饭铺、小吃、京广杂货、绸缎铺面次第相接,数不胜数,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60年代始,人民政府为活跃经济,加强物资交流,将香火会变为规模宏大的物资交流会。70-80年代,物资交流盛况空前,逛会者最多高达数万人,牲口市场骡马成群,日成交额数百万元。
小豆村薄太后庙会始于明末,盛于清。会期三天,农历三月十八日起会。是本县乡会中规模和影响较大、香客广泛的庙会之一。初为纪念薄太后姬而立庙,后渐被神化而立会。以祈神还愿、祈稼、祈祥、祈子为宗旨。县境东部乃至耀县、三原、泾阳、礼泉等地香客皆至于此。大戏、木偶、杂耍、曲艺、饮食摊贩聚而助兴。
县城火神庙会明末始立庙会,会期三天,农历四月初八至初十。清末民初,会期延至10天,庙址在县城正街,今县政府之北侧。时至初夏,小麦泛黄,农民尽早备忙。此间,割麦镰、麦杆子、杈把扫帚等夏收农具销售亦属旺期,祈求火神护佑,消灾免火,以保夏收平安。同时以社火戏剧、鼓乐香火、美食献供向神灵祈告丰年之喜。故庆丰娱神、焚香还愿、祈求保佑为之初衷。
1962年,火神庙香火会改为物资交流会。先在城内庙场前,后移至南门外西山广场(今县体育场)。逢会期间,戏台高耸,帐棚林立。布匹绸缎、鞋帽衣衫、日用百货、山货土产、饭馆茶点、名吃小摊等布满广场和沿街两行。山城南北,冶水两岸,人头攒动,交易活跃。礼泉、干县、永寿、旬邑、泾阳、三原、耀县等邻县以及咸阳、省城等地均有赶会、参商、助兴者。省城几大家戏院、剧团的戏曲名家们曾来此演出,为大会增色不少。
扶苏庙会建庙于明代,立会于清初,盛于中。为祈神还愿、祈稼、祈祥会。会期3天,农历四月初二至初四日。庙会址设于车坞乡何村。坐北面南,殿宇3间,初其围树木参天,场地开阔平坦,交通便利。虽为村会,百余年间颇有影响。民间对秦太子扶苏向来抱以同情,史传其被害于石门关,便尊为"石门爷"而立庙祭祀,香烛昼夜不熄,献供每日更新。起会先日晚始至会终,大戏连台演出9本18折。演员不歇台,饭时不卸装。群众看戏亦多不离场,多为送饭或互换着吃。此演戏观戏之俗,可谓淳地庙会风俗一大"奇观"。
60年代后,铁王、秦河、固贤、方里、石桥、城关、润镇、马家、十里原、官庄等集镇乡先后均举办物资交流大会,祈神拜庙之陈风旧俗逐被其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