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这一称法与岁时之祭有关。腊是祭祀的意思,因为这些祭祀活动在十二月举行,所以便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祭的时间最初并不统一,后来逐渐确定为十二月八日,《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这一天成为祭神祭祖的节目。
过腊八节,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但吃腊八粥的习俗却是一致的。宋吴自牧《梦梁录》云:“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元周密《武林旧事》称:“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菌、柿、粟之类作粥。”《燕都游贤志》还有“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苏东坡也有“今朝佛粥更相馈”的句子,可见唐宋以来,吃腊八粥已经十分普遍。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起源,据说与佛教有关,十二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祖成道日,释迦牟尼成道前于河中沐浴,并食牧女送的乳糜。恢复了精力,在毕钵罗树下悟道。乳糜即乳粥,是用牛马等的乳汁和米粟煮成的。后来的佛门僧众很看重给佛祖力量的粥。于腊八造粥以供佛。(我国的湖北、安徽等地,另传有起自朱元璋之说。朱元璋小时放牛,饥饿难忍,捉鼠充饥,却从鼠洞中挖出一大堆大米、玉米、豆类等,于是熬粥充饥。以后当了皇帝,仍要人煮五谷杂粮粥,并且赐名“腊八粥”。)
腊八粥又名“七宝粥”,唐李福有《腊八诗》:“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腊八粥的用料和制法因地域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也各有异。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冰心散文《腊八粥》说:“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在陕南,则是将黄豆、花生、豆腐、粉条、面条、白菜、萝卜、肉丁等粮菜,一般配成八种混煮而成。
腊八粥的食用,《燕京岁时记》载:“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一般习惯以早食为佳,俗传食粥早,则五谷收成亦早。一些地方还涂粥四处,“以穰不祥”。“以粥抹果树上,则多实,或戏贴妇人背上,以祝生子。”《续修南郑县志·风土志》说:“十二月初八日,各寺举佛会,家家清晨煮‘腊八粥’……其俗久矣。”《重刻汉中府志·风俗》载:“十二月八日食腊八粥,亲朋互送。”“十二月初八做腊八粥,以余者餧荣木祈其茂也。”陕南民俗普遍在果树上砍口喂腊八粥,有“砍一刀,结一万”的歌谣,还以腊八粥喂鸡鸭猫狗猪,将余粥撒于树根百草或井口,用以敬树敬草敬井。
吃腊八粥的习俗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一是“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冰心《腊八粥》)此后便准备过年,民谣有:“吃了腊八饭,快把年货办。”陕南有;“吃了腊八粥,人人忙糊涂。”二是腊八粥营养丰富,又可御寒。腊八粥又称“防风粥”,“(腊月)八日,各家啜“防风粥’,以御寒”。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最为饮食之妙诀。”正因为此,寒冬腊八吃粥,成为民间一件盛事。(唐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