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张作霖,盘据东北的大军阀。因为战略的需要。本应是水火关系的这两个人,居然建立起了一种超乎于寻常的个人关系。正如作者所言,他们的这一关系知者不多,在此披露出来,奉献给本刊读者。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南方的孙中山与东北的张作霖之间建立了一种密切的关系。他们密切合作,建立了对抗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的军事同盟,对当时的南北政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这种关系发生在民主革命家和奉系军阀首领之间,因此很少为人注意。本文拟对孙中山与张作霖结盟合作的前前后后作一简略的阐述。
初次接触,投石问路
1919年秋,孙中山和张作霖开始接触,并且以建立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三角同盟”关系为目的。最早提出孙中山、张作霖、段祺瑞联合的,是曾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参议院议长的李盛铎。
1919年夏,李盛铎派侄子李守冰来粤拜见孙中山,说:“吴佩孚欺世盗名,残民肆虐,非廓清之不足以拨乱而反之正。直系军阀拥兵数万,纵横数省,非夹击之断难收廓清之效。”他希望孙中山能“接洽北方之能击吴佩孚者。”曾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的梁士诒,在组阁前也来到广东见孙中山,提出了一个“合粤皖奉为一炉”的计划。
孙中山表示赞同,派东北籍老同盟会员宁武居中联络。宁武是辽宁省海城人,旱年接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参加东北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1919年秋,孙中山在上海对宁武谈了联合段祺瑞和张作霖的目的:“在国际上要联俄。学列宁的革命方法;在国内,五四运动正蓬勃发展,中国新青年起来了。这是中国革命的新血液、新生力量。我们要把握时机,取得政权,擒贼擒王。首先必须打倒北洋直系军阀。因此,我打算即回广东,重组政府,亲率大军北伐。另一方面,我们要分化北方军阀,利用直系与皖系的利害冲突,联络段祺瑞,特别是关外实力派张作霖,三方合作,声讨曹(锟)、吴(佩孚)。”
在这里,孙中山明确地阐述了同段祺瑞和张作霖合作的目的。那就是利用敌人的矛盾,分化瓦解,集中兵力,首先打倒最强大的直系军阀,然后再说其他。宁武认为这是孙中山的“一种策略”。孙中山向宁武交代任务:“你是东北人,派你回去做张作霖的工作。”这时,孙中山就已经开始实施同段祺瑞和张作霖合作的计划了。
1920年夏,张作霖正在天津参加巡阅使会议。当时张作霖想找华侨投资建设葫芦岛海港,通过奉军副司令张景惠的介绍,宁武以华侨资本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