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段祺瑞、张作霖曾组反直“铁三角”(8)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孙科在他的《八十自述》一书写到了对张作霖的印象:“张作霖个子不高,人也清秀,毫无绿林出身的样子。他当时每天都派车子来接我去他的办公室,共进早餐。早餐也总是那些小米高粱等熬成稀饭,很简单的。吃过以后,他的秘书长就带着一大堆公文进来。他听取秘书长的报告后,也马上用口头指示。秘书则一旁记录。因此,每天一百多宗公文,不到一个钟头都可处理完毕。显然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在他住所花园里有个拱门,门上刻了‘慎行’两个字。”

1924年9月3日,卢永祥通电就任浙沪联军总司令,同时即与江苏都督齐燮元军在上海附近打响第一炮,江浙战争(又称“齐卢之战”)爆发。在吴佩孚的支持下,江苏都督齐燮元、闽粤边防督办孙传芳、福建都督周荫人、江西都督蔡成勋、安徽都督马联甲形成联盟,共同进击卢永祥。翌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召开筹备北伐会议,宣布“援浙即以存粤”。5日,孙中山发布了北伐命令。

9月4日,张作霖便向直系挑战,致电曹锟,声言“将由飞机以问足下之起居,枕戈以待最后之回答”。9月15日,张作霖自任镇威军总司令,率6个军25万人向山海关、热河一线推进。直系也以吴佩孚为总司令,出兵20万人,驻屯在山海关和热河一线。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主要战场在山海关一带。孙、段、张 联合起来,共同行动。这样,战争由江浙一隅的局部事件,发展成为全国反直势力与直系军阀的大决战。东北军将领何柱国在《孙、段、张联合推倒曹、吴的经过》一文中承认:“我们奉军的胜利,与孙、段的配合,从头到尾都是分不开的。”张学良后来也回忆说:“我父亲很厉害,他一定要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三角同盟’。”

与江浙战争进行同时,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也有所进展,樊钟秀部和程潜部一度攻入赣南和湖南宜章。不过北伐军为后方的陈炯明和反动的广州商团所牵制,不能全力以赴,所以直接的战果并不显着。但在孙中山的号召之下,不但直接威胁到湘赣两省,而且川、滇、黔等省也行动起来,声势浩大,牵制了长江以南直系的大量军队。何柱国指出:“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一是冯玉祥倒戈,发动了‘首都政变’,一是与三角同盟中的西南孙中山方面对曹、吴的牵制是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孙中山与张作霖的合作,基本上达到了最初设定的目的。孙张会谈,无果而终

1924年10月,正当吴佩孚在山海关前线同奉军激战时,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与直系援军第二路司令胡景翼,联合京畿警备副司令孙岳秘密计划倒戈。10月23日,冯玉祥回师南苑,通电停战,发动北京政变,曹锟被囚,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直系瓦解,奉系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张作霖、冯玉祥、段祺瑞等人皆致电孙中山,邀其北上,共商国是,并提出召开由各实力派参加的和平会议,产生正式政府。

第一頁    上一頁    第8頁/共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