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段祺瑞、张作霖曾组反直“铁三角”(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21年2月,宁武来到沈阳,先与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杨宇霆、混成第三旅旅长张学良进行会谈,然后拜会张作霖。张作霖明确表示:“现在国家成了个烂羊头。孙先生是开国元勋,谋国有办法,我想派人去向他请教一切。你可打电报先去联络一下。”张作霖指派奉军旅长李少白(又名李梦庚)同宁武一路南下,并带去一本密电码。

在桂林大本营,宁武引荐李少白拜见了孙中山。孙中山问了东北情况后,重点谈了他对于建设新中国的计划和开发北方港口的计划。李少白非常惊奇,表示非常钦佩,因为他从来就没听说过有什么建国计划。宁武也向孙中山谈及他的看法:“张作霖对于革命二字是谈不到的,但对先生很敬仰,相信先生救国有办法,合作是可望成功的。”

孙中山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不能不借外力配合北伐先击败曹、吴,打开个新的局面。通过晤谈,孙中山感到和张作霖合作可能性很大,让他们给张作霖带回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联合讨直的问题。但在回奉天途中,他们看到有报纸载文说,张作霖密派代表到桂林,拥护孙中山为大总统的消息,感到十分吃惊,这是有人造谣。

果然,回到奉天后,张作霖对李少白破口大骂道:“谁派你他妈的代表,我只叫你去送信,你胆敢说我拥护孙文做大总统!”李少白被骂得蒙头转向,不敢辩白。翌日,宁武进行了冷静的分析,指出这是安福系造的谣,目的是破坏粤奉合作。张作霖这才恍然大悟,连说:“险些中了敌人的奸计。”同时,宁武又转达了孙中山的意见:“革命党是不怕失败的,因此这回讨伐直系由我们先发动,奉天只要扯扯后腿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失败了,还可以再干。不要把雨公一生事业给毁了。”听了孙中山一席感人肺腑的话,张作霖很是感动,态

度大变,表示要派兵出关,并要宁武密报孙中山。此后,宁武常驻奉天,担任孙中山与张作霖的联络人。张作霖还派奉系将领姜登选等人到广东与孙中山、谭延闿会面,协商讨直之事。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的失败,推动了孙中山与张作霖的合作。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奉军凭着兵多将广和锐不可挡的士气,曾连连得手,打了一些胜仗,尤其西路长辛店一仗,直军大败,几乎不可收拾。但奉军西路总司令张景惠行动迟缓,耽误了战局。直军后来转入反攻,势头凶猛,奉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有的地方还被抄了后路,溃不成军。如果不是张学良和郭松龄指挥的新军作战勇敢,在危急关头连续打了几次顽强的狙击战,张作霖的多数军队的退路都会被截断。5月,奉系军队退守关外,直系军队占了上风。总统徐世昌火中取栗,下令免除张作霖的东三省巡阅使、蒙疆经略使、奉天督军兼省长等职务。徐世昌的命令发布不久,东三省议会便出面举荐张作霖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干脆宣布东北“独立”。6月17日,在英国的干预下,直军代表王承斌、杨清臣与奉军代表孙烈臣、张学良在秦皇岛海面英国克尔笛号军舰上签订了停战条约,以山海关为两军界线。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系军阀大获全胜而告终,直系军阀从此完全控制了北京的中央政权。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9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