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份与张作霖见了面,并会谈了两次。在第一次会谈中,宁武提到孙中山已经同段祺瑞准备合作,共同对付曹、吴。张作霖坦率地说:“这件事我也知道。我是带兵的,老粗,不懂政治。不过,我很不明白:孙中山是开国元勋,着书立说,革命党怎么能跟这路人(段祺瑞)合到一块?”宁武的回答是:“不论什么人,只要肯革命,孙先生是都可以合作的。”
在接触中,宁武发现张作霖很崇敬孙中山,便竭力居中撮合。在宁武离开天津的前一天,张作霖又约见了他。据宁武估计,张作霖可能已经同他的幕僚商议过与孙中山合作一事了。张作霖含糊地表示:他已经考虑过了,可以试试看。不久,奉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宋文林来转达张作霖的话,拟派少将副官张亚东带着问候信,同宁武一起去见孙中山。孙中山高兴地接见了张亚东,先讲了些革命的道理。然后指出:“雨亭(张作霖)在东北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牵制。处境是很艰难的,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了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这次是孙中山与张作霖初次的直接联系,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细,孙中山不便多谈,也没有什么具体表示,只写了封简单的回信,交给张亚东返奉复命,宁武则留天津静候下文。
联合讨直,孙张接近
1920年秋,张作霖来北京,派宋文林到天津邀请宁武去北京会谈。见面地点是张作霖在北京的宅邸顺成王府。张作霖见面的头一句话:“孙先生看得起我,我很高兴!”言语之间,流露出对开国元勋孙中山的景仰之情,他也总爱向人标榜“我的老友中山先生”。张作霖兴致勃勃,畅所欲言,谈兴甚浓。他对宁武说:“你离家乡多年了吧,应该回去看看我张某人把家乡弄得怎样。有个你的同县,这小子一向跟我过不去,也是个革命党。我不记前仇,你也可以叫他回来。”宁武便问他是谁。张作霖笑呵呵地说:“同你一个姓——宁武。”宁武在辛亥革命后已经化名为宁孟言,他机警地回答:“宁武是我的本家,人早已死了。”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宁武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话还没有谈到正题,曹锟不期而至,宁武于是先行离去。曹锟一进门就叫嚷道:“雨亭老弟,咱们兄弟不错嘛,为什么要和孙文勾结打三哥(曹锟在家排行第三)啊?”张作霖极力否认,劝曹锟不要听信外人的胡说八道。曹锟于是拿出孙中山部属杨庶堪、宋大章寄给宁武的两封信,作为证物,信里牵涉到宋文林。张作霖反应很快,他马上把责任完全往宋文林身上推,随即下令把宋文林扣押起来,这才把曹锟敷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