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疲软、面板厂商减产、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因素,让中国彩电业的竞争愈发残酷。在这场赛跑中,随时都有掉队的可能。厦华现在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日前,ST厦华公告称,预计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50%。对此,厦华新闻发言人苏再泉的解释是,海外订单总量和完成率皆有所下降,利润率也摊薄不少。
客观地说,厦华遇到的困难具有普遍性。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最新报告显示,由于西欧和北美市场低迷,导致全球平板电视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全球前五大品牌前5月产量比预期低了10%。为降低库存风险稳定供应链,包括中国本土品牌在内的许多彩电厂商都谨慎进行生产计划调整。
此外,人民币升值也对彩电企业的出口增加了不少压力。据分析,上半年因人民币汇率浮动导致彩电业4—5个百分点的毛利蒸发。当然,制造成本增加也在挤压企业的利润。创维的杨东文认为,今年迄今彩电产品总体成本同比已增长了20%。
而让彩电企业担心的还不止这些,上游面板市场的浮动才是决定平板电视成本走向的最大“杠杆”。为了保持盈利,现在面板巨头基本达成了“限产”的共识,一方面减少出货量,另一方面将订单提货时间前移。这种做法,无疑将库存压力甩给了下游的彩电企业。
至此,厦华利润缩水50%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中国平板电视行业一直处于洗牌过程。2002年平板电视消费市场启动之时,市面上存在着30多个品牌,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新科、上广电等近20个耳熟能详的品牌已经退出了平板市场。现阶段,国内平板市场主要集中在10个品牌。从销量占比上比较,外资品牌的销售量占比是35%,国内品牌的市场占比是65%。
随着平板电视市场的日趋饱和,彩电厂商开始将3D、智能电视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据中国电子商会调查办公室《2011上半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显示,预计到今年底,LED电视的销量将达到1800万台。报告还指出,得益于3D电视价格迅速下降,今年3D电视消费超预期增长,全年有望突破600万台,智能电视的需求也将达到400万台。
然而市场的竞争还是不可避免的,为抢市场,企业也不得不使用“价格屠刀”,即使是高端产品,也将面临低利润的挑战。
硬件、软件、网络、媒体资讯条件的逐步成熟,为彩电业向新的产品阶段过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要摆脱低利润的困境,彩电企业必须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企业要学会通过结盟、合作等方式实现规模效应、共同协作打通产业链,整合资源才能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