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它存在的价值。比如夫妻整天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因为对方的缺点而发生争吵。妻子一气之下回娘家,三五日之后愁消气解,便又添几分牵挂和珍惜,而独自在家的丈夫也会因此发现妻子的重要,并增添了对妻子的理解和思念。于是,便会有一方做出高姿态,夫妻重归于好。而且,感情还会因此得到升华。
我国社会学家曾对上海300对夫妻进行了“你希望朝夕相伴,还是暂短别离”的问卷调查,发现竟有271对夫妻选择了后者。这就说明,夫妻每天在一起并不是夫妻的期望。夫妻终日相伴,夫妻之间也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无形距离,只是没有意识到罢了。
不难发现,一些夫妻,当他们身处两地时,情书频繁,缠绵悱恻,道不尽相思之情。可当他们同居一室时,那种感情反倒消失了,久而久之,争吵成了家常饭。其实,这是因为爱情缺少喘息机会,患上了“爱情疲惫症”,爱情之树,需要用温情去浇灌,但又不可无休止地去浇灌,否则无异于摧残。真正的爱情之火,不会由于心理距离的增大而熄灭,反而能培育可贵的婚姻向心力。
有人说“半糖主义”是现代人感情脆弱,自私的表现,他们在逃避爱情责任的同时,还将注定他们无法享受爱情的甜蜜。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我们有“久别胜新婚”的俗谚,我们有“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咏叹。何况,“半糖主义”的爱情实质,仍然是“白头偕老”爱情观的延续,是现代人对“永恒”爱情的一种渴求。以空间换时间,以留白换甘甜。既然耳鬓厮磨的爱情令人始乱终弃,那么,有没有可以使爱情既保鲜又长久的折中办法呢?而“半糖主义”,正是这样一个折中的办法。
对于爱情,我们都应该坚持“半糖主义”,不能粘的太紧,甜的太很,超过了一个度,就难有美感可言了。因为爱的一定程度,就是自在的一定程度,你越爱他,你就要让他自在,让他能均匀的呼吸,两人相处久了,爱情也累了。夫妻之间的距离也要把握一个度,就是既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离得太近。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曾提出“心理距离说”,他指出审美活动中必须在主体和对象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如果距离太大,主客体脱离联系,引不起审美经验;相反,布洛“心理距离说”,认为如果距离太小,主客体过于贴近,也引不起审美经验,即距离太近,反而看不见对方的优点,看见的只有对方的缺点。无论是夫妻间还是恋人间,就像放风筝看油画,让出一点距离以保证能得到最好的欣赏水准。距离太近了容易看到瑕疵,距离太远又有失控的危险。调整距离是个技术活,不容易的东西其实才应该是我们的兴趣之所在。在视觉所在的距离,在控制能到的距离,才能有美感,才会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记。距离才能产生美,适当的秘密在有时候也是夫妻间,会让你们的爱情更加长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