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新二十景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万石涵翠

万石涵翠,在万石山旅游风景区内。

这里山峦起伏,万石裸露;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植被翠绿,种类繁多;环境幽雅,景色旖旎;大小不同的庙宇,吸引着众多南来北往的善男信女;自古以来,更是众多文人墨客苦读"圣贤",挥笔泼墨的好去处。

始建于1960年的厦门园林植物园,可谓是万石山风景区内的精华。植物园占地2.2平方公里。现有20多个专业类园地,如百花厅、仙人掌室、竹径、松杉园、棕榈区、兰花圃、驯化区、蔷薇园、荫棚等;园内有世界三大观赏树种,即中国金钱松、日本金松和南洋杉;有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金虎仙人球;有世界各大洲70多种棕榈树;有刚从国外引进的各种奇花异木。热带、亚热带植物共计4000多种。多年来,一些中外国家领导人、友人及侨胞、台胞,也先后为植物园赠种了许多名贵树种,更使她锦上添花,艳丽夺目。

这里有菲律宾马科斯夫人赠送、由周恩来总理转送的卡特利亚兰;

这里有胡耀邦转送的"中日青年友谊树";

这里有邓小平亲种植的千年香樟; 还有万里、王震亲手种植的南洋杉。

这里的湖光、山色、苍榕、翠棕,构成了一幅幅"万石涵翠"的绝妙画卷。

大轮梵天

"是由大轮山和梵天寺组合而成。大轮山主峰海拔108米,山脉层峦起伏,绵亘数里,如车轮滚滚,由应城山奔驰而来,因而得名。

相传历史上大轮山有"轮峰叠翠"、"绿沼荷香"、"幽岩月色"、"圣迹泉流"、"浔海归帆"、"梵寺钟声"、"瞻亭石刻"等"轮山八景"。历代文人墨客,鸿彦硕儒登山寻幽礼佛,披襟行吟,泼墨挥毫,留下诸多诗章词赋和摩崖石刻。景区内主要的游览点有:梵天寺、婆罗门佛塔、文公书院、轮山寨遗址等。

大轮山山门 始建于隋,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重修。山门额匾"大轮山",为宋代朱熹手笔。

梵天寺 始建于隋,原名兴教寺,有佛庵72所,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67年)合而为一,改名梵天禅寺。建有金刚、天王、大雄三殿及法堂、钟鼓楼,为福建早期的古寺庙之一。寺内的钟楼,为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始建,中经多次维修,1984年仿古重修。

现在人们看到的梵天寺,为1994年初按原址奠基复建,1997年9月落成开光。

婆罗门佛塔 位于梵天寺钟楼北侧。属于宋代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3年)西安桥的附建筑。该塔原在西安桥北侧东畔,1957年迁至今址。

文公书院 位于梵天寺后山,又名紫阳书院。始建于宋代,为旧泉州府辖境最早的官办书院。院内存有朱熹画像石刻、《文公书舍建亭记》石英钟碑。

云顶观日

"云顶观日",位于洪济山的主峰--云顶岩。云顶岩是厦门本岛的最高峰,海拔339.6米,加上观日台,号称有350米。这里是厦门观日出的极佳之处。

若逢天高云淡,黎明时分,一轮红日从无垠的大海中腾跃而起,奇观壮丽,胜似泰岱观日,致使诗人发出"日观何须登泰岱"之感叹。清代王步蟾有诗为证:

留云洞古枕云眠,观日台高日见先。

村落鸡声犹未遍,红轮早浴海中天。

相传南宋末年,元年追杀南宋末代皇帝,丞相陆秀夫等拥幼主赵□□南奔过嘉禾屿洪济山下,曾题写"官荣"、"龙门"四字。"官荣"二字今已废,"龙门"二字仍留于方广寺山门处。

观日台西侧,山峦起伏,气势磅礴,蜿蜒西去;西侧近处,原有方广寺、留云洞、风动石、防倭洞等胜迹。随着时间流逝,方广寺已废,今只存庙基断柱,残碑断墙,但巨石上的崖刻大多清晰可辨。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刻的"天际"二字仍十分清晰,是厦门岛上最早的崖刻。

方广寺下面有一块巨石,人称"星石",20世纪80年代初因遭雷击,被拦腰环状劈裂,形成一绝妙的自然景观。

登上云顶岩,除清晨观日出外,还可眺望金门诸岛、厦门东部城市新貌、国际会展中心、东部环岛路等。

此景、此情,令人有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日出东海天地极,洪济云顶览无遗。

祖国山河无限好,"三通"何须鬓发稀。

由于云顶岩地处军事要隘,故目前游人仍不能随意登临,须事先与当地驻军联络,经批准后方可上山观日。这一点须提醒游人注意。

五老凌霄

"五老凌霄"指五老峰及其南麓的南普陀寺。五老峰位于厦门岛南部,五个山头,峥嵘凌空,时有白云缭绕,如五个老人,昂首天外,故名。五老峰中峰最高,称无尽岩,海拔185米。五老峰山间有无尽岩禅室、六月寒洞、云窠等景点,题刻甚多;半山有兜率陀院、须摩提国、阿兰若处太虚台、太虚灵塔等。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历代兴废不一。因寺宇以奉祀观音为主,又在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

南普陀寺主体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

"天王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于1981年所书。殿里除四大天王外,中间还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中心,1932年由住持转逢和尚重建,1955年重修。这里是佛门钟馨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

大悲殿,也是南普陀寺的第三殿,清初由施琅将军创建,原称大悲阁,专供观音。1928年因香火过盛被烧毁。1930年住持太虚法师重建。1962年进行大翻建。

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住持太虚法师重建。1962年因香火过盛被烧毁。1930年住持太虚法师重建。1962年进行大翻建。

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这里藏有《碛砂藏经》、《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血书妙法莲花真经》以及1936年日本赠送的100卷《大正新修大藏经》,还有唐铜宝像、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铜钟、宋七宝铜观音、缅甸白玉臣佛、坐佛等诸多珍贵文物。

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1985年复办,赵朴初会长为其重书院额。多年来,这里培养出众多高僧,现已成为全国重点佛教高等教育基地。

普照楼,建于1986年,是专门供素斋的地方,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南普陀的素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享誉中外。

太平石笑

"太平石笑"地处万石山风景区内。

从万石岩前逶迤的石阶拾级而上,可通太平岩,这里林壑优美,风光秀丽。临近太平岩时,有四块奇石,其中两块巨石拱立,形成石门,构成笑口常开自然景观。因地处太平岩地界,故称"太平石笑"。

石门外侧石壁上除刻有"石笑"二字外,还有"石笑"诗:

忽见石开口,不闻石有声;

夜因吞月色,朝为吐云情;

饮露千年饱,餐风一味清;

太平真好景,长笑息兵征。

内侧石壁上刻有:"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作主乐天成",道出其中妙处。

相传海云洞处为民族英雄郑成功读书处。所以,"太平石笑"周围有诸多的摩崖石刻,大多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最有历史性和故事性的要数郑鹏云的"游太平岩经先世延平郡王读书处"的诗了。诗曰:

石不能言笑开口,读书深处有莓台;

草鸡莫问当年事,鲲海骑鲸去不回。

作者用"草鸡"、"鲸鱼"喻作郑成功,以怀念先世的业绩和抒发内心之感慨。

太平岩寺始建于唐代,几经兴废,"文革"中几乎夷为平地,1978年进行重建,保留了"棋盘回向"的独特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