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七点钟的光景吧,就着夜色看着经过的街道,慢慢地就发现了青岛的特别之处:街道很窄,绿化很好,房子不高,但又都挺讲究,入夜之后特别安静,而似乎道路错综交叉,斜坡处处,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
班车停在了灯火辉煌的中山路,在现代霓虹的暗处,我背着行囊,走进夜色中的城市之中。
11月14日,晴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走出酒店,朝阳的余晖洒在商铺林立的街上,日间的繁华未到,夜间的灯火已去,仿佛宿睡未醒,却带有一种洗去铅华的动人。深秋的早晨,微凉的风让人忍不住地深深呼吸,陌生的地方总让人早醒,又总让人跃跃欲动。
山东大包的滋味犹在嘴角,崂山旅游车的旗子已招摇风中了。青岛的周遭环境得天独厚,有天然优良的海滩,又有独立海滨的道教名山,更令人神往的是那些疑幻疑真的故事。这崂山就是出了名会讲鬼故事的蒲松龄曾经呆过的地方,以崂山道士为题的寓言流传天下,家喻户晓;而另一则叙述书生与牡丹花恋爱故事的《香玉》,则香艳奇异,疑幻疑真。所以,崂山不独以海山胜景,道宗渊溯闻名于世,更与一个伟大小说家结缘,并因之蒙上一层独特的人文色彩。
我印象中的崂山,应是在市区不远,其实不然。就连青岛市之丰富多彩,也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坐上旅游车,沿着中山路直走,不一会就豁然开朗,湿润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而昨晚我走了大半小时,都没走出中山路那一排已关门的商铺,却原来走错了方向。虽然我的家乡也在海边,但青岛令人心旷神怡的是那一片沙滩,就在街道的边上,随意一走,便可亲近大海。这是一个可以浪漫的城市,虽然还只是早晨,但我已知道今晚的时间非得在这儿度过不可了。
来青岛之前,也曾看过一些介绍,被众多旅游读物大量推荐,包括众网友也提过的,就是栈桥。引述一下他们的描述:碧波荡漾之中,一条石桥伸向大海深处,仿佛巨人的手臂,尽头处一亭翼然,名曰回澜阁,其上观海,景致万千,是为青岛一景。现在从车上却看不到印象中长虹卧波般的栈桥,反倒是沿着海滩伸出一翼,在高耸的摩天大厦背景下,有一球形建筑临海挺立,天高海远,显得格调高雅。一问之下,才知栈桥年久失修,如今正在重新整治。
车上导游鼓动如簧之舌,正在介绍青岛,其中说到青岛的特色是红瓦绿树,海天山城,从车上看去,确实不假。这里绿化非常的好,整个城市郁郁葱葱,而市里建筑也很配合,很识趣地在树丛中若隐若现,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正看着,导游提醒说,现在车子要绕往八大关,让大家看看出名的度假胜地。心里不禁一愣,原先我以为八大关是戒备森严的要人部落,等闲难得一见,却原来还有幸参观,又不禁一喜。
更多的惊喜立刻接踵而来,正在大路上行驶的汽车往小路一拐,一片绿葱葱映入眼帘,两排松树笔直延伸,空气中溢满松针的清香。刚想深吸一口,车子又一拐,漫天遍地的黄叶夹路相迎,整一路都是招展的银杏,深秋的诗意一露无遗。这还不止,在树丛中不时又现出一个小院,石头砌成的围墙,房屋尖顶下的小窗,古朴而又有人住的痕迹,把我看得心驰神移,这时太阳的余晖透过树缝披洒在小道上,我们就仿佛穿行在格林兄弟笔下的童话世界一般。这,就是八大关。导游说道,这里的街道以我国长城的八个著名关隘命名,每条路旁都种植不同的树木,其中藏有各式欧式建筑,是闻名遐迩的万国建筑展览中心,建筑学院的学生都要来此临摹学习。
街道上行人并不多,其实这里也不适宜有成群结队的人来打扰,只要偶尔几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很随意地在散步,再有像我这样睁大眼睛,充满羡慕的年轻人陶醉于中,就是很美很美的风景了。只不知晨昏夕阴又该是如何的一种风情?宁静而古老,充满异国情调,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青岛,它居然可以保存得这么完美,确实是我意想不到的。更意想不到的,是青岛还另外拥有一个充满现代气息,充满都市魅力的新城!
从八大关出来,我们驶上了笔直宽阔的东海路。很快,一片摩天大楼出现在面前,一个崭新特别的青岛让人目不暇接。高层建筑,五星级酒店,大块的绿地,新兴城市的硬件一应俱全;在靠海的一边,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式各样的雕塑,高低大小,相映成趣。随着道路的延伸,商业大厦逐渐退去,休闲的住宅楼,别墅区开始成片成片地出现,坐拥黄海美景,体会悠闲生活,做一个有钱的青岛人,想必快活得紧了。
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让我把眼都看花了,直到这时才想起目的地是崂山,于是向导游询问起路程来。导游解释说,青岛有四个开发区,往崂山这一路上就有三个,各自功能不同,有以大企业,大工厂为主的工业开发区,也有以旅游休闲为主的度假区,而崂山则是在这几个开发区的后面。看来青岛的市政规划相当成功,沿着老市区出发,形成一种有节奏,有变化的都市景致,一古一新,或张或弛,随着蜿蜒曲折的海滩款款铺排,显得风情万千。作为这美丽图画的终点,崂山附近却仿佛有点返朴归真,房屋渐显稀落,田地逐步增多,一派乡村的样子,而且离海边越来越远,与刚才的青岛判若两地。正在诧异为何看不到往常喧闹吵杂的景象,汽车一转弯上了林木掩映的大道,一片大海铺天盖地的向人袭来,左边山岩高起,右边波光滟涟,一个秀丽的海上仙山跳脱而出。这里的大海另有一种恢宏的气象,极目远望,绝无边际。直到此刻,我才真正弄明白什么叫做海天一色,只见一层雾气从水面升腾而起,氤瘟披散,直到极远处,把海面和天际混为一体,散发出一种空朦阔远。近处的建筑就很一般了,带着所有旅游景点的通病,普通而杂乱,还好临海的一片大空地,与那浩浩汤汤的大海才相得益彰,现出一种大气来。崂山下清宫就在海边,院里很干净,满植树木,石头砌成的砖墙给人一种古朴的印象。游人虽然不多,但看得出香火很盛。在主殿三官殿里,有一株牡丹和一棵银杏,相传就是聊斋中的香玉和绛雪。牡丹已过了开的季节,银杏倒是高挑茂盛,黄叶满枝。在花树的旁边立有一碑,上面用红笔书有“香玉”两个大字,导游站在树旁的石栏边用小喇叭向我们开讲,说什么这就是聊斋中的花妖了,这就是红娘绛雪了,不禁让人失笑。再说象这般吵吵闹闹的,要真有什么花妖树怪的,也早找地方搬了。
下清宫规模倒是不小,院落很空旷,随着山势也有一些高低不同。淡季游人不多,一两个团队过去之后,整个院落便冷冷清清。沿着小径慢走,渐渐地就落在了团友的后面。秋日的太阳暖暖地晒了下来,聊斋中的故事一下子涌上心头。
一个书生借宿道观,在某个月夜,忽然看见两个佳人正在花园赏花,可当他走出房间的时候,佳人却杳无踪影。书生惆怅不已,便草成一诗于地。谁知第二天夜里,多情的牡丹花香玉翩然而至,原来赏识书生的文采,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如胶如漆。正当情浓似酒的时候,城里一大户少爷看到下清宫牡丹花,心生歹意,将牡丹花挖回了家,香玉日渐憔悴,不久忧郁而死。从此书生形影只单,终日以诗凭吊。此情此景,感动了香玉的朋友--银杏树绛雪,一个是悼亡爱人,一个是痛失密友,两人的心很快就拉在了一起,相互慰籍。但书生终不能忘怀香玉,绛雪也觉难以代替香玉的位置,还好上天怜悯有情人,已成为花魂的香玉飘至书生梦里,教书生重植牡丹花苗,等花魂再生。于后几年,书生悉心培育花苗,两人终于重聚,再过几十年,书生阳寿已尽,临死叮嘱下清宫道士将他葬在牡丹花下,不久牡丹之旁发出新芽,书生终于也化成牡丹,从此与香玉长相厮守。其实《香玉》是满香艳的一个故事,那个书生原本就有家室,在孤山古观里遇美而喜,就在与香玉缠缠绵绵的时候,还想再结识她的女伴绛雪,独享齐人之福。而在香玉魂飞天外之后,书生在叹气伤悲之余,竟然因此与绛雪再续上一段缘。至于书生可以与绛雪结成亲密的朋友关系,而绛雪也愿意“夜夜代为人妻”,更令天下男人大留口水,想入非非。只不过书生在知道香玉绛雪的身份后,依然爱之如昔,并能一生不变,甚至于连死后也愿化为牡丹,这一点,没有一点痴情的男人是做不到的,足见其是性情中人,这也是众多女读者也可以接受这个故事的一个原因吧。道教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一种凭自身修炼使肉体羽化升仙的境界,修行的是一种活人的法术,这也许是这种人妖相恋的故事总被安排发生在道观的原因吧,毕竟道观里带有更多的尘世味道,有更多让花妖树怪活动的空间。
也许是蒲松龄讲故事的手法太高明了,所以现在的我对这发生在下清宫里的故事,有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这里奇花异木怪石众多,似乎每一个都可能是修行了几千年的美丽精灵,在这海天灵气所钟的名山古观里,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发生的呢?这时候几个道士穿过院落,全部一身黑袍,卷起的长发结成发髻,带有一种飘逸的古风。四周除了我这呆呆的吊古者,空无一人。刹那间宛如时空倒流,不禁神飘天外。不知从哪儿传来呼喊声音,一抬头,才发现团友们已经走到高处的一个院落,正在叫我呢。跟团就是这个毛病,总在不恰当的时候,作出不恰当的安排。当下赶到跟前,却原来正在参观的是当初蒲松龄住的地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登峰之作。其想象的奇崛,情节的诡异,语言的精准,无不体现这位奇人的文学天赋与才气。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大师,却竟然折戟科场,屡试不中,只能作私塾老师谋求生计,郁郁终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蒲松龄的际遇是所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者的典型,每每让人唏嘘长叹。
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在这黄叶漫天的季节里,踏足下清宫的这个清净院落,凭吊失意人的失意心情,也算是应了“悲秋”的调子了。只是说不上感同身受,所以也只达到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地步,目光更多的是投向屋外的凉亭,以及枝叶伸出石墙的古树身上;想的更多的是蒲松龄心情好的时候,与二三知己赏崂山夜月;或一灯如豆,坐听松涛,书写这些奇异而美好的狐鬼故事;或就着老酒,淋漓酣畅地斥骂科场的丑恶,鞭挞狼官虎吏的丑陋嘴脸。正是崂山的大海,下清宫的出尘,给这位潦倒一生的文学巨匠以安慰,迸发出更大的创作能量。在蒲松龄的一生中,恐怕只有这段时光才能让他稍稍放下功名的包袱,暂时摆脱生活的困顿,放任他那一颗感情丰富、饱受摧残的心。这样说来,下清宫的魅力就不仅仅只是在表面上了。从观里的建筑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平易近人的风格。简朴原始的石墙,平实而不高的院门,透露出道教的清净无为。没有朱门大户的豪夸和浅薄,另具有一种超脱的高古意味。不要说蒲松龄,就是现代的我们,在看多了摩天大厦的奢华之后,也觉这里非常舒服,让人享受。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道观主持也是一个风雅之士,得道之人,没有了市井的势利,少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惟有明月海风和善良智慧,无欲无求的出家人,这样的地方,让我等身处滚滚红尘之中的俗人,只有羡慕的份了。走出下清宫,日已正午,导游指着上山的路,说道让我们自行上去,两个小时后再集合。这时才发觉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好在路旁一排排的开满小饭馆,虽然看起来杂乱无章,却也正好解决肚子问题。菜是没什么好菜,价钱也不便宜,还好米饭热气腾腾,崂山啤酒也清醇宜人,好歹吃了个酒足饭饱,有一点头重脚轻,施施然地往山上走去。
我这顿饭吃了有半个钟头,刚好与其他人错开了上山的时间,走了半天山路也只有我一个人,正好落得轻松,嘴哼着小曲,脚踏着满地的落叶,沙沙声响中一步步往山上走去。一路上的景致并不见得特别,也没有什么令人惊叹的风光,但野外的空旷与清新,蓝天白云下的逍遥与自由,却最合我的胃口。
在小路上弯弯曲曲地走着,时不时可以望见高处有一幢白色的房子,不是庙宇的那一种,而是普通的一层平房,独立山巅,真不知是谁有如此雅兴,谁又有如此福分,能住在那里呢?正在高山仰止的发感叹,忽然那个崂山学道的王七的影子猛地飘进脑海里来,世人每每对王七讥笑有加,却不知每一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王七这种心浮气躁的毛病。就象我现在,对那住山上的隐士万二分的羡慕,但真要自己住了上去,过不了几天就得逃之夭夭。毕竟功利之心未灭,又怎能耐得住寂寞呢?现在只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我一贯都认为,未经灿烂的平常不是真平常,或许只有身经百战之后的将军才有资格去做隐士,才做得了隐士。
想到这个王七,又不禁想起他被石墙撞了一个大包的狼狈像,失笑之余,忍不住想到要是自己也可以要求师傅传自己一门法术,定不会要穿墙术这种笨法术,最少得学一招腾云驾雾的飞翔之技,以后出来旅游就不用花掉那么贵的机票钱,只不知这样算不算是邪念,要是师傅判定这种想法立心不正,飞到一半法术失灵,掉下来可就不是好玩的了。想来其中利弊王七是早盘算好的了。
正想得高兴,前面看见一个同车的团友,拄着一根竹棍,也是一个人在朝山上走。这下有伴了,走快两步上去搭讪。这位团友五十多岁年纪,满口京片子,又健谈,两人走走说说,倒把这崂山当成一个陪衬的地方了。大约走了一个钟头,来到又一座道观,山门朴素,低眉低眼的透着亲切,一块黑匾上书“上清宫”三个大字,与门前小道大树互相映衬,好一处洞天福地。进去里面一看,规模比山下的小得多了,不过整洁依旧,院里也是古木众多,这个环境里,看来有美丽精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了吧。
转了一圈,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觉,时间不早了,就折返下山。走出观门的时候,见天井里站着一班少男少女,看来是周末来登山郊游的,少年意气,天真无虑,生活在这青岛城里,夏有海滩,秋有崂山,真是逍遥快乐。
回到山脚下,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二十多分钟,导游已把脖子都等长了,当下就说罚我们两个唱歌。我们也不是忸怩的人,老大哥先扯开嗓子来了一段京剧,赢得满车的采声,我也不落后,跟着唱了一首《真心英雄》。这么一来,反倒把气氛搞活了,一路说说唱唱,比起来时开心多了。
为了更近距离的感受青岛,在世贸广场附近我就下了车,朝着大海的方向走去,那儿有一处相当出色的雕塑和一个绿草如茵,空旷漂亮的五一广场。
这是靠海的一个大广场,远处吊臂高翘,近处绿树黄叶,中间矗立一个红色雕塑,造型奇特,在大片草坪的映衬之下,显得夺目异常。正是周末下午的四点多钟,广场人来人往,有一家人天伦之乐的,有情侣卿卿我我的,显得温馨浪漫;妙的是经过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安排,既不显得空阔,人多又不觉拥挤,各有各的空间,体现出一种现代的都市广场文化。
中央的红色雕塑,是用许多半圆的线条堆砌起来的。大红的颜色有先色夺人的震撼,印象中,极少有用红色作为大型雕塑的主色调的,设计者的大胆与创新展现出高人一等的魄力与才气。雕塑呈陀螺状,两头小,中间大,中空处嵌有一个圆球。仔细一瞧,貌似随意堆砌的半圆条,竟然隐隐透出风雷之势。退后几步看去,发觉越来越像一个旋转中的风暴,而这个雕塑的名字正是“五月的风”!
雕塑的前方是一个喷泉,随着音乐声此起彼付,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去玩耍,年轻的父母们安静地站在一旁,时不时会心地一笑;少年爱侣则手拉着手,更愿意在靠海的栏杆上互诉情话;最令人心情舒畅的是那一班十六七的花季少女们,脸绽着春花一样的笑容,在雕塑的前方互相照相,青春活泼的身影,清脆天真的笑声,加上天高海阔,整个广场纯净得如同天堂,让人流连忘返。
红日已经西斜,余晖从摩天大厦的顶端披洒而下,我离开五一广场,沿着大街信步而行,享受着夕阳海风的照拂。沿海走廊上各式各样的雕塑和绿化,在无敌海景的衬托下,气派万千,让人有如身处欧陆。
这段路叫东海路,处五一广场与太平角的中间,沙滩细白,道路洁净,树丛中坐椅随物赋形,各具姿态。走了一天的路,有这么一处歇脚地,真觉说不出的舒服。伸直了腿,闭上了眼,再将整个人躺在坐椅上,冥冥中天籁之声四涌而来,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快意。忽然想到这么躺着是否会破坏这美丽的海滨黄昏,便赶忙坐了起来。环顾四周,却无甚行人,只有几十米外卖烤番薯的小摊在不断散发香气。
于是便注目起大海来,正是涨潮时分,海浪不断的涌上沙滩,犹如热恋中情人的抚摸,温柔坚决而又不知疲倦,暮色降临,潮声在一片安静中恍如鬓边轻喘;远处八大关绿树红瓦,烟雾朦胧,身边绿树石雕,枝叶飘摇,四溢的海风包围着我,一时不由得痴醉了。
暮色苍茫中,有几个青岛少女走累了,光顾路旁烤番薯的小贩,倚在栏杆上休息。花季少女的天真可爱给这黄昏抹上了一层粉红色的清新,在涛声之中,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在晚风里随意哼着王菲的歌,另一个干脆就坐在栏杆上,任年轻的小腿随风晃动。此情此境,简直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情画,容不得一丝干扰,只是在夜色中一点点的消逝、消逝,终于只剩下一路的霓虹。夜,再一次降临了。这时候才发觉全身疲乏,饥肠辘辘。早上已把房间先退了,刚才路过八大关时,看到有一个武胜关宾馆,于是径直走进松柏森森的八大关去,把行李放下,才坐车去吃饭。
吃完晚饭,照早上的计划往栈桥出发。夜色沙滩里,依然有如我般贪恋晚潮和涛声的人在漫步。栈桥已不让人上去,夜里也看不见了,另一侧的球型建筑与身后的摩天大厦则灯火辉煌,傲立海滨,那是现代的栈桥回澜阁,设想夜月之下,手携爱侣,倚海听涛,执手相看,那情景想一下都能让人陶醉。当然,今夜无月,身边也无美相伴,不免只是一个想字。11月15日晴,下午忽起大风。
早晨起来推窗,空气中一股松针的清香直渗入到心里去,舒服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的葱翠,昨日的疲累早就一扫而光。
住在八大关里,真是明智的选择。武胜关宾馆是一幢四层的欧式建筑,藏在绿树之中。一出门,立刻可以感受到一股深秋的气息。路并不阔大,然而相当干净,除了落叶之外,就是遍地可拾的诗意,脑中闪过贾岛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剔去他的苍凉,倒也差相仿佛,意境十足。
这种路道中,没有人可以抵挡住去散散步的念头的诱惑,于是数着落地的黄叶,信步向小路深处走去。这一走之下,才发现八大关的美真的是随手可拾,远比昨天走马观花所见到的要更多,更丰富。
这里的路是魅力十足的路,左右交叉,状若棋盘,而更绝的是一路一木,一木一林,当你站在路与路的交叉口时,你便发现你的眼睛已经完全的不够用,前后左右,风格各异,却统统韵味十足,要决定往哪一边走都得犹豫良久,而往往走到一半,一回首,又觉另一边风景绝佳,错过实在可惜,忍不住就要掉头回去。这里的树木虽然不是什么参天古木,但全都挺拔俊秀,有银杏,有龙柏,有枫树,有碧桃,有紫薇,光是松树,就有雪松、塔松和青松,不同的青绿,不同的风姿,就有不同的意境,不同的美妙。
其实光有这些未必能使人流连忘返,它这里最惹人情思的,就是散布在路旁的各种小院。这些小院都很讲究,你或许可以称他们为别墅,但它们又与平常的别墅不大一样,有另一种艺术的气质在里面,看一看都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而在里面生活,那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奢侈的人还真不在少数,一路走过去,看见大部分的小院都有人家生活的痕迹,时候还早,主人们可能正享受梦乡的甜蜜,住在这种有如童话城堡里的地方,要是换了我,做梦都得发笑。这些大大小小的院落,有些是新建的,有些是古旧的,有些是人家,也有些用做办公的地方,但同样的都是欧式建筑,在我这个建筑盲看来,都极少有相同的,在建筑人眼里,必然是很难得的样板;而在美术家眼里,又是极好的写生对象,深秋的早晨最适合进行这种写生了,就在红枫叶的下面,两个年轻的准画家架起画板,正在涂涂抹抹,真令人羡慕,只是自己对绘画一窍不通,只好端起相机一阵猛拍。所谓的“八大关”,只不过是一个总称,这里并不只有八条道路,现在已经命名的就有十条,不知当初是根据什么来起名的,看着路牌上的路名,嘉峪关、临淮关、武胜关,一副塞外苍茫的样子,而依稀传来的汽车马达声,却明明就在附近,真有如两个世界一般,又觉得称之为“关”,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不知不觉已经漫步了几个小时,早饭却没有吃过,不知为什么,这里有很多老房子空置,可能是年纪已不小,但是如果能够花点力气整治,开成咖啡馆什么的,生意应该很不错,至少我现在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太阳已经老高老高,游人也渐渐有了,大家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就来到了海边。青岛的海真是无处不在,走来走去都会碰到,海滩,风化的礁石,好动的少年,沧桑的老人,在阳光之下各取所需,自得其乐。我还是更喜欢八大关的出尘气氛,于是折返宾馆,取了行李,找了一处绿茵,在暖暖的阳光下,将背包里带的《山居笔记》拿出来,以前看袁枚《随园诗话》,有“花中补读未完书”之句,现在才知道这种感觉的美妙,要不是时间的缘故,真想在这盘恒上一整天。
终于都得走了,计划好今天要去威海的,下午就得去坐车,趁着还有些时间,在市里幽静处随意闲逛,触目处尽是红砖绿树的美景,世纪初欧洲式平和的红顶与世纪末的新锐建筑一张一弛,和谐共处,真让人有“不妨长做青岛人”之感了。下午时分,原本好端端的天,却刮起风来,气温一点点下降,秋意却更加浓烈,就在这个秋天最冷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美好,我坐上了往威海的汽车,离开了这座海天山城。
转载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