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由福建和台湾的高校专家及近20名研究生组成的艺术考察队,开始了为期15天的“首届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泉州作为闽南一个重要的城市,也被列入考察范围。
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浔埔村已被泉州市丰泽区当成重点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打造富有特色的“浔埔女”文化品牌,有关部门正着手进行规划建设,并于6月29日晚举办了一场浔埔女服饰设计大赛展示晚会。建立浔埔民俗风情村,传承闽南特色文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妈祖巡香”
流动的“头上花园”
穿行在浔埔村的村头巷尾,随处可见那些装扮奇特的“浔埔阿姨”,这便是浔埔的一大特色。浔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一道被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而浔埔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被俗称为“簪花围”的头饰。
从孩提起,浔埔女就把头发留长,到了十一二岁,她们就将秀发盘于脑后,系上红绳,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据称,这种头饰是由我国古代“骨针安发”演化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
“簪花围”是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的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以发髻为圆心,圈戴在脑后,接着在髻心周围左右对称地插上几枝大红、桃红艳丽的簪花、绢花或鲜花,并插上金或银制成的双脚发钗或梳子,打扮得犹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坛。这样的头饰,被形象地称为流动的“头上花园”。
头饰中常用的鲜花有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这些鲜花据说是宋末元初,由阿拉伯商人蒲寿晟最先移植而来。当时在附近的东海云麓村就建有一个规模很大的云麓花园,种植很多从异域漂洋过海的花草。这些花草后来逐渐流入民间,成为浔埔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从她们的“头上花园”可以看见泉州海洋文化的影子。
除了头饰,浔埔女“大裾衫、阔脚裤”的服饰风格也颇具特色。这些穿着打扮均有独特的闽南渔女的特征,也体现了生产劳作的需要,凸显其实用性。
冬暖夏凉蚵壳厝
浔埔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这里也留下了不少海洋文化的痕迹。走进村里,你会被那些用大蚵壳砌的古大厝所吸引。这样的蚵壳厝,不仅是浔埔的一大特色,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灰白色大蚵壳砌成的古墙与暗红色砖瓦砌成的厝脊,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又富有美感的图案。古墙上那层层蚵壳如片片鱼鳞,错落有致,十分好看。
据考证,蚵壳厝的大蚵壳并非泉州本地所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从非洲东海岸运过来的。那时,商船满载着泉州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物品从刺桐港出发前往波斯湾一带,最远可到非洲东海岸。空船返航时为避免船体过轻,便将散落在异域海滩上的大蚵壳搬上船,以稳住船身。停泊刺桐古港后就近抛弃,当地村民就地取材,以异域大蚵壳当建筑材料,由此成就了一段建筑奇迹。
蚵壳厝具有抗风防暑、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等特点,很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在浔埔村,蚵壳厝历尽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遗留下来的已不足百座。
“妈祖巡香”
和“半夜出嫁”
浔埔村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闽南传统习俗,其中妈祖信仰最为独特。村里有一座顺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地方。据了解,浔埔妈祖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扩建,上世纪90年代翻修。在正殿上方,悬挂着一方清康熙年间施琅将军所立的“靖海清光”敬奉的匾额。
据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为狂风恶浪所阻,几次征台未果,便到顺济宫祈香,并求得一枝上上签,祈示海路顺安。果然,那年夏天,施琅率师渡海攻台,盘踞一隅的郑氏政权投降,台湾收入大清版图。第二年,施琅到顺济宫还愿,并题匾敬奉。
在浔埔,“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最为热闹。浔埔人生于海、长于水,俗话说:“讨海行船没三分命”,浔埔人把平安寄托于神明庇护,其中,妈祖信仰最为强烈。每年的三月廿三妈祖生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忌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祈活动。当天,浔埔全村男女老少3000多人组成“巡香”队伍进行祭祀活动,女的头戴“簪花围”,身着“大裾衫”,男的穿着节日盛装,抬着妈祖神像,前面响锣开道,后面舞龙舞狮、火鼎公婆、踩高跷、拍胸舞随行,全村成了一个盛大的民俗表演舞台。
另外,浔埔民俗中的“半夜出嫁”婚俗也与众不同。新娘结婚当天不能在夫家过夜,只能在第二天凌晨趁天色未亮,带着一把伞,由媒人伴随到夫家,据说这是避邪避冲之缘故。
打造“浔埔女”
文化品牌
随着泉州中心城区逐渐东移,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传统的民居民俗正面临着被城市化的趋势,现代文明潜移默化地侵蚀着传统文化,浔埔民俗这朵奇葩也正面临着被淡出历史的危机。
依托泉州文化背景和江海之滨地缘优势,泉州市丰泽区委、区政府正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和保护,把弘扬和传承浔埔民俗风情、打造浔埔女文化品牌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把浔埔民俗村列入东海片区规划建设中。
如今,浔埔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已经开始,今后将规划出112亩古民居保护区、63幢古民居建筑和9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保护区,全力打造富有闽南特色的民俗风情村。(N本报记者叶碧玉 林良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