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印度,都是为了宗教的目的,所以归国后的游记都主线清晰,记录着内心的激动与成长。但其实在朝圣与求法之外,印度给予我的更多领悟与触动,是来自于一些和我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们。当时的游记没有留给他们太多的笔墨,不是因为他们和我的宗教追求不甚有关,而是因为有一些相逢,要经过时间的梳理和沉淀,才能慢慢地体会到它的意味深长和难能可贵。不管你相不相信,总有大段大段的生命,是因为一些你早已经遗忘的瞬间,而被改变。现在,第一阶段的“重走唐僧西行路”已经结束,第二阶段又还没有开始,就在这个忽然间万事皆休的夜晚,那些关于我和印度的几个瞬间,乘虚而入。
火车之遇
印度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铁路网,但这并不是我选择坐火车在印度旅行的原因,而是因为:火车,是进入印度人生活的最直接工具。在印度,我曾经和十二个陌生人一起坐在一辆只有六座位的面包车,在马路上狂飙,相比之下火车上的人比汽上的人要心平气和,不紧不慢,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跟他们从搭话到深谈,又从深谈到相看无言最后依依不舍;我也曾经坐过从德里到瓦拉纳西的印度国内航班,坐火车的人比坐飞机的人,英语带有更浓重的印度口音,模糊不清,但是他们却从不介意向你介绍他们的真实人生,不卑不亢。
那是二零零四年底,我第一次到印度,第一次坐上印度的火车,从德里到迦耶。原计划的行程是十二个小时,但是由于在我坐上这班列车的前一天,其中一段铁路被炸毁了,正在紧急修复,列车于是漫无目的地被延误,所谓的漫无目的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到底要延误多久。听说这次爆炸不是因为政治或宗教冲突,而是在列车到来之前就有人将铁路破坏了,仅仅是为了迫使列车停下,然后好上车打劫,所以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让当时的我觉得太不可思议,这种打劫方式也太猖狂、技术含量太高了。后来一位在印度生活多年的喇嘛朋友告诉我,比哈尔邦以前的一位市长在退休后组织了一支队伍,去当了土匪头子,我也就明白,炸掉一小段铁路实在不算是难事。可那种等待是折磨人的,好像目的地永远都不会到,又觉得也许在决定放弃的下一秒,它就会来到。最好的方法是,忘记你的目标,所以我开始找人聊天。
中国背包客是印度所有背包客中的稀少品种,我因此而被一个十五人的大家庭热情地邀请到他们所在的车厢,一起分享那段前途未卜的漫长旅程。那个姑娘——虽然我问过,但现在已经忘了她的名字——是这个家庭里仅有的女孩,她有好几个哥哥好几个弟弟。她看到我似乎很高兴,却不敢主动和我说话,只是将从自家带的食物一一地摆在小桌子上示意我都尝尝。姑娘身穿传统的沙丽,材料很普通,样式也不华丽,但她有一双印度人特有的大眼睛,已经足够点缀那种异域的美丽。我问她多大了,她回答说已经二十岁了,又反过来问了我的年纪,然后腼腆地低下头,偶尔看看窗外。她低头的时候,睫毛的阴影映在脸上,像一只敏感的蝴蝶。姑娘的兄弟们争相说着话,我饶有兴趣地听着、回应着;卖奶茶的人提着水壶和水桶不停地在乘客和卖香料与油炸小食品的小贩中穿梭,;车窗外不时能够看到蹲在田埂上大便的人,有时候是一、两个,有时候连成排,一副天人合一、坦坦荡荡的表情——在印度的火车上,尤其是二、三等车厢里,你可以看到各色人等,偏偏看不到乘务员,我禁不住怀疑:那些小贩其实就是乘务员乔装的。渐渐地我几乎忘了这个姑娘的存在。过了很久,当那几位小兄弟的谈兴渐淡,姑娘才转过头,轻轻地问我,仿佛不想被身边的人听到似的:“打扰一下,我想知道,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将来?”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感觉吗?在一列异国的火车上,一群你刚刚认识又很快会遗忘的陌生人里,有一个人她希望了解你想要的未来,而这个时候你连你的目的站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
我看着她美丽的大眼睛一时语塞。在那个当下,我发现自己失去了一切的参考点,之前觉得很实在的价值标准,在这里等不到印证——如果不用考虑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体系和人群,我会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将来?我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真正想要的将来?如果社会对你没有期待,你会如何期待你自己?你其实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内心最微弱而又最真实的那个小声音?到最后,也没有向这位姑娘交上我的答案,我却很不坦诚地对她说:“真对不起,我的英语不足以解释我想要的那个将来。”她并没有介意,笑笑后又回到了她的沉默里。
事后证明那是非常及时的一问,问题的答案几乎就是我那一次到印度的全部意义。那一年是为了寻找上师而去的,去之前根本不知道会不会找到自己命中的上师。而虽然抱着一种无知无畏的勇气和冲动,寻找上师的理由却并不清晰,或者说,仅仅是不肯接受生命的现状,却不清楚生命应该去向何方。现在我才开始明白,那一列渐渐靠近上师的火车为什么会慢下来,而那一位姑娘又是在谁的加持下问了我这样一个,措手不及的问题。
兄弟
印度的乞丐和印度的神牛一样知名,同样是满大街游走,又同样的以一种主人翁精神悠游自得。我每次去菩提迦耶都是在法会期间,而这期间的乞丐是最多的,他们都知道来参加法会的都是乐善好施的佛教徒,同时法会的主办方通常都会安排施食,所以纷纷从十里八乡赶来。
在正觉寺外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刚出生不久、还在母亲怀里的小乞丐,有用手代替两条因小儿麻痹而严重萎缩的腿在地上“健步如飞”的大乞丐,还有老得不能动连吆喝都懒得吆喝的老乞丐。从他们身边走过,会有一种绝望的难过——仿佛他们的整个一生都已经在这条街上铺开,他们的人生从一出生就已经看到了尽头。而很多当地的小孩子即使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擦皮鞋或者帮忙送货,当有外国游客经过时,他们会随时变成乞丐,大方地向你伸出手来——“乞丐”在印度是一种因种姓而世袭的职业,最让人绝望的就是这一种坦然。
所以,当那对小兄弟出现在我的房间门口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一对小乞丐。他们一高一矮,大约五六岁的模样,从门外探进半个身子,小声地说:“Hi,how are you ?may I come in”然后笑了,那不是小乞丐们献媚讨好的笑,而是害羞却真诚的笑。从这个笑容,我觉得也许他们并不是乞丐,因此让他们进了我的房间。他们进来后却站得直直的,生怕碰到房间里的任何东西,当然,也没有向我索要任何东西。
我问他们其中一个:“你们是兄弟吗?”他说是。我指着高一点的那个小男孩说:“你是哥哥?”“哦不,我是弟弟,他才是哥哥。”我们一起笑了起来,两个小男孩也渐渐不那么拘谨了。我让他们坐到床上,递给他们一人一小包巧克力,他们礼貌地说着谢谢却没有马上拆开。矮个子哥哥在高个子弟弟耳边嘀咕了一句,两个小孩转身就走了。我于是转过身继续收拾琐碎的行李。过了一小会儿,这对兄弟又出现在我的门口:“Hi, how are you? May I come in?”又是同样的一句。我笑着说:“当然,进来吧!欢迎!”这时候,弟弟伸过来一只手,在我面前摊开说:“送给你的。”
那是一个油腻腻的小盒子,我拿过来打开一看,是一小盒已经用了一半的清凉油。我问他:“为什么送我东西?”哥哥说话了:“因为你送给我们礼物了。”这一次,我彻底地意外了,在印度我只遇到过理所当然向你要钱的乞丐和收了钱不肯找赎的小贩,从来没有遇到礼尚往来的人。在这对小兄弟面前,我开始为自己对印度人过早下的定论感到愧疚。所以虽然那小半盒清凉油对我没什么用,我还是十分感激地收下了。弟弟问我:“明天还可以来找你玩吗?”我说当然可以,随时欢迎!
第二天,参加完当天的法会回到房间,两个小兄弟已经等在了门前,身边还多了一个裹着一条大毛巾,光着脚的小妹妹。他们说她是他们的小妹,并不会说英语,家里就他们兄妹三个。我把他们请到房间里,让他们看我的数码照相机。哥哥小心地摸着照相机感叹:“这么小,你看看,竟然这么小!”临走的时候我给他们每人抓了一把花生放到怀里,兄妹三个相视而笑,一脸幸福。第二天,兄弟俩在楼梯口拦住了我,哥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递过来:“这是给你的礼物。”我仔细一看,是一个徽章。我问他这是什么?弟弟抢着说:“是我们的校徽,但是现在坏了,不能戴在衣服上,只能放在手上看。”我说:“噢!那你们今天为什么不去上学啊?”哥哥说:“我们没学可上了,爸爸的手断了,我们要帮爸爸干活,妈妈留在家里照顾妹妹,没有工作。但是我们有校徽,我们是上过学的。”天啊,为了三把我吃不完的花生,他们竟然将最最心爱的校徽送给我,作为回赠!我连忙说:“那你们应该好好地留着这个校徽才对。”兄弟俩一起说:“不。”哥哥补充道:“你送了我们礼物,这是你的礼物。”我想我应该收下,谁能拒绝两颗真诚的童心,谁又忍心破坏他们所坚持的美德呢,我只好对他们说:“谢谢,我一定会好好保管的!”
从那天之后,每次给这三兄妹小零食或者小礼物我都特别的小心,生怕自己用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换走了他们最宝贵的收藏。但是几天下来我还是陆续收到了他们送我的一堆碎玻璃和一朵布做的小小玫瑰花。还记得当兄弟俩将那一小把碎玻璃放到我手上之后,用一根小手指,轻轻拨弄着,嘴里发出由衷的赞叹:“看啊,多漂亮,就像是钻石!”是的,我收到了,但我收到的是,比钻石还要宝贵的礼物。我禁不住想象,他们该有着一位怎样的伟大母亲,虽然没有钱让他们去上学,甚至没有钱给小女儿做一身衣服而让她整天裹着一条大毛巾,却教给了他们善良、感恩、正直和对生活的欣赏与热爱——这世间上最价值连城的财富。我不知道该怎样向那位母亲致敬,将我带来的所有全送给她都不足以回报她通过这对小兄弟带给我的感动。但是我知道,钱对于这个贫穷的家庭,是最实际的帮助。所以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五百卢比,放到哥哥的手里,对他说:“把这个交给妈妈好吗?不要自己拿到街上去,直接给妈妈,好孩子。”
第二天,我正在露台上晾衣服,弟弟在我身后轻轻地喊了一声:“Hi,how are you? Can you pray with us?”我愣了一下:和他们一起祈祷?他们是印度教徒,我怎么会懂得他们的祈祷?而且,我是佛教徒……正在犹豫的当下,小弟弟乞求的眼神已经把我说服,我答应到:“好啊,为什么不?”小弟弟高兴地转身跑开了。我正在纳闷,不一会哥哥和妹妹都来了,手里拿着一幅类似羽毛球拍的拍子,说:“let’s play!” 哦,原来是我听错了,不是pray(祈祷),而是play(玩),他们是希望我陪他们一起玩!
那一个下午,我们四个人,在Happy Guess house顶层那个到处都是突出的钢筋和碎砖头的大露台上尽情地玩着那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们的笑声在嘈杂的菩提迦耶镇格外的清晰。在天全黑之前,我开始明白,真正的佛法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平等无别,而全世界最美丽的祈祷,就是真诚的欢笑。
生死恒河
在瓦拉纳西大街上日复一日地拥挤着来去的人们,了解他们以恒河为畔的幸福吗?印度教徒相信这条河里的水能够洗净他们所有的罪孽,然后就人梵合一了。我们自负得无法体会被割裂的痛苦——我们总是相信自己很完美——所以不可能了解“合一”的幸福,那么即使我千里万里地来到恒河边,也充其量只能是旁听一下别人的极乐。
恒河也许不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河,但瓦拉纳西的河岸的确是我到过的最美丽的左岸。其实“美丽”这个词不太确切,它无法描述那种旷世空灵和蔚然广寞,以及生息在此的人们特有的喜悦安宁。中国的文人往往喜欢将大川入诗,而恒河恐怕不能,我深信它会将一切的诗篇纳入自己的胸襟然后绣口一吐,化作无边的落霞、水影。恒河本身就是一篇史诗,而历史,往往大音稀声。就好像浏览那些恒河左岸的雄伟建筑物,你分明可以感觉到它们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玲珑浮凸,但在时间的面前任凭是谁,都终将归于平庸,于是那些历朝历代陆续建成的宫殿、堡垒和神庙,即使再不甘心也都褪成了一幅暗褐色的背景画,在夕阳前无声衬托着恒河的亘古绵长。
然而恒河的早晨却是欢腾的。人们从瓦拉纳西的大街小巷,从千里之外的印度大城小镇,从自己心灵的最幽深处,慢慢走向恒河,脸上带着走向重生的喜悦。他们会顺着高高的台阶往下走,直到水深齐腰——恒河晨浴开始了。水中的男女老少仿佛进入了忘我之境,有的双手合十喃喃祈祷,有的用锡罐盛水后由头顶淋下,有的干脆长久长久地潜入水中,把自己整个儿交给了恒河。冰冷的河水就像是湿婆的双手,一边毁灭一边创造,毁灭了黑暗创造着光明。而在湿婆之上,众神的背后,印度教徒相信有一种更伟大的力量:梵,那是宇宙的终极真实。“梵”指宇宙精神,“我”指个体灵魂,深受《吠陀》与《奥义书》影响的印度人认为个体灵魂“我”与宇宙精神“梵”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众生因为与“梵”的割裂而流转于轮回,借助恒河女神圣水的加持,灵魂将重新与“梵”重聚,而那就是涅磐。
在瓦拉纳西,我看到了两个河边火葬场,不知道被绸缎包裹着的死者们,是不是怀着对涅磐的笃定而寂然等待焚烧。他们的家属倒真的没有多少悲伤,有条不紊地称量火葬用的木料,讨价还价,然后码好,将死者放到整齐的木料的最上方,静静地看着火焰燃烧、黑烟缭绕。最后死者的骨灰将被抛入恒河,他们也许真的随水漂到了天堂。可还在人间的人们没有那么幸运,他们中有些贫困得只好用筛子在水中打捞,与死者的骨灰一并被抛入水中的硬币,死者的家属却也不会加以阻止,反正死者已经死了,而生者必须生活。
就在火葬场的上游不到百米处,人们沐浴、洗衣、做饭、放风筝、晒太阳,没有狂喜也没有悲伤,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恒河的岸边,生与死两两相望,又两两相忘,在生与死之间,是数不清的昼与夜在恒河的掌中滴漏。
后来在其中一个火葬场旁边,我看到一座大约两三层楼高的台子,上面似乎是一个小凉棚。我问尼玛那是什么东西,他幽幽地告诉我,那些觉得自己快要寿尽的印度教徒,就会提前从自己的故乡来到瓦拉纳西,然后躺到那个棚子底下等待死亡。可能因为尼玛是一位西藏喇嘛而不是本地人,我不太敢相信他的说法,也可能是我自己不敢相信,一个人对待死亡可以这么坦然,所以盯着那个棚子半天说不出话。过了许久,我转过头来问尼玛:“那如果死亡不来呢?怎么办?他们会一直在那里躺着?”尼玛给了我一个让我彻底无言的回答:“死亡怎么可能不来呢?”
是啊,死亡怎么可能不来呢?
全文完成于200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