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九寨的沿途
记得看《国家地理》时就很诧异,怎么会有那么绿的水,颜色不明白怎么会如此丰富,也对九寨种下了深深的印象。所以当有机会到那里去的时候,好不犹豫地收拾好东西,踏上了西去的旅途。
我们是先坐飞机到的成都,8点40从青岛起飞,到达时已经是11点多了,一下飞机就感到四川盆地的闷热,从海滨城市来的我们有些不太适应。还好马上拿了行李,坐上大巴去了宾馆。宾馆说是三星,但并没有在楼下看到标志,反正已经很晚了,就是为了睡一觉,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早上很早就醒了,也许是兴奋,也许是被楼下勤劳的四川人民吵醒了,拉开窗帘一看,马路上已经有出租车在招呼生意,觉得成都的出租车颜色好难看,绿色和兰色都太刺眼了。对面有几个小吃摊,这个岂能放过,立刻收拾自己,冲下去。却发现自己和老板很难沟通,听四川话有些费力,不过还是要了一碗银耳羹,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美味呀,厚厚的真材实料,只尝了一样,就知道为什么四川小吃这么有名了。不着急,后面还会回成都,回来再吃。
吃过早饭后,就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坐车去九寨了。事先就知道要坐整整一天车(当时九寨那里还没建飞机场),也知道路况不好,碰到雨季经常会有塌方事件,有些危险。可是不管了,不远万里来四川,就是冲着它来的嘛。
出了成都,经江油,据说是李白的老家,不过没有时间下车看看,出了绵阳,感觉山路开始多了起来,果然看到车窗两边的盘山公路很是吓人,有时感觉车就是帖着悬崖峭壁边在开,可是我们可爱的司机大哥还是听着音乐开的飞快,看来艺高人胆大呀。路过一个地方车上有人要去厕所,我们正好也下车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因为这会已经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草地了。路边有个小商店,里面有几个藏族装扮的妇女,看见我们停车,过来找司机说了些什么。等我们再上车时她们也跟了上来,司机说她们是住在附近的的白马藏族,要上山找他们的儿子,问他们儿子在哪里,说是在上面一个已经开发成景点的草地上带领游客骑马。既然是藏族人,我们立刻就要求她们给我们唱藏歌。大家一直要求听《红河谷》里宁静唱的那首,那几个妇女也不推辞,大大方方地亮开了嗓门。声音一出,满车的人都震惊了,刚才还闹哄哄的车厢里只听得嘹亮的特有的少数民族的嗓子。这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到藏歌,不是在电视上,第一次听到真正的藏人没有任何伴奏的情况下唱歌,而且还只是普通的几个妇女,唱到最后的和声让专业人士练几年都未必能赶上。第一遍唱完后大家都楞了一会,好象都还沉浸在歌声中,过了一会才想来鼓掌。大家一直要求再来一遍,这时才想起拿起手里的摄象机拍的拍,录的录,我则激动的一边录,一边连忙打电话给朋友,让她在手机里听听这真正的天籁之音。一遍终了,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要求慢慢来,教我们唱。她们于是一句句地唱,我们一句句地学,还把发音记了下来。在后面几天,车上总是大家极其不标准的藏语发音在哼唱着这首歌曲。这段经历实在是太难忘了,直到现在我还经常翻出当时的录象来听。
到了一个草原,远远的看见一群孩子和一群马,她们的目的地到了,那些男孩子有的是她们的儿子。看到我们的车过来,他们也很兴奋,骑着马呼的一下子就冲在我们车前站成一排,大约有10个左右,中间的看起来大一些,能有16、7岁,还有几个看起来只有10岁左右,马的个头也不一样,这些男孩子站在马上,向着我们唱听不懂的歌曲,脸上的笑容灿烂,虽然他们身上的衣服在我们看来破烂不堪,可是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快乐。我们也受到感染,想立刻冲下去,但是司机不让,说是不安全,因为有时会因为游客骑马的费用和他们发生争执。所以我们只能在车上看着。
过了这一段后面的都平淡无奇了,大家好象也都累了,安静地等着目的地的到来。到晚上7点多,中午到达了九寨的沟口,那里宾馆林立,还是选择离沟口的方便一些。一下车就立刻感受到高原天气的多变,下了一阵说来就来的雨,时间不长,不过一停就立刻感到冷,虽然是夏天,但还是得套上长袖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