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望夫山的传说,很多近海的地方都有。而且名称的来历也大同小异。就是说,很久以前,有一对恩爱的夫妻,男的出海打鱼,女的在家织布,日子过得平安和睦。但有一次,男的出海捕鱼,遇上台风,一去不返了。那女的天天到海边的高山上望丈夫归来,一天天,一年年地等待,心爱的丈夫终于没有回来,而这个痴情的妻子却变成了一块石头,人们便称这块石头为望夫石,这座山便叫望夫山。山下的地方就叫望夫镇。这是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但关于望夫山和望夫石的传说,一直没有过多地去调查,就是昨天回到了老家望夫山下,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望夫山和望夫石,当时形象也不大清晰,只不过只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而已。我们去登的,是望夫镇旁,已属阳西县境的吊水潭岭。
从望夫镇出来,一路上,都是清翠的山峰,山下本有一条小河,河床中全部是石头,也可以说是石头河。因为是冬天,河里水很少。车到岭脚,我们便停下来,步行上山。此时所见到的,路旁和山上山下,尽是翠竹,满山满岭的,都是竹子。大多是毛竹,也有一些本地常见的竹子。在这偏远的地方,上山的路,已修筑了水泥路,让人推想村民们的生活,不会很差。我们几个朋友是从城里来的人,要登他们村边的山,可能也算一个新闻,引出一些人出门观望,我们早作准备,已穿好了登山鞋什么的。
山不算陡,只是路很窄,山上山下尽是竹子。那是竹的世界,竹的海洋。同伴说,有点似电视里的井冈山。路向上盘旋而上,路弯弯曲曲,时不时还有陡峭的山路。走了20多分钟,就有点出汗了。不过大家的兴致还高,因为此行的目的,就是来登山,如果连一个小小的山头也登不上,不是很没用吗?在前30分钟的路程里,我一直走在最前头,充当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到比较险要的路段时,有两个人停了下来,不再攀登,再走一段路,越来越险,有时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朋友见路滑,为保险起见,把鞋都脱下来了,赤着脚继续走。将要到山顶时,我真有点累了,便坐下来歇一歇,其他同伴便超过了我,走到前面去了。在我坐下来歇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同伴,传来了话语声,“原来这里有一个水潭。”听到这话,我马上站起来,再鼓余勇,走过一段狭窄的路段,再向前走10多米,便豁然开朗,前面有一个小水潭,潭上有一丝瀑布,如果在雨季,瀑布一定很壮观,现在水很少,伸手到潭水中洗冼手,潭水冰凉。潭下是一块开宽的台地。在这里,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包括对面的望夫山和另一坐高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不假。上山用了40分钟,下山却多用了10分钟。一路攀爬,一路出汗。我们就是为了锻炼而去自找苦吃的。这其中便有乐趣。在下山的时候,路过几户农家,见他们正在忙着浸竹,也有一户正在用手工制作草纸。我便上前询问有关制作草纸的工序和他们的收入。这里,到处是竹子,近山吃山,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草纸。那是一种农村拜神时要用的作为阴司钱用的纸。很有销路。不过,手工还是很原始。前面的工序全部做好后,一天下来,最多可得200元,但前面的工序很费时,一般每个农户一个月也就有1000到2000元的收入,跟到外边打工差不多。资源是自己的,成本少,这样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因而村民的生活都相对不错了。
从吊水潭岭下来,我们在望江酒店吃午饭,吃狗肉和农家菜,很有地方风味。留下了一份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