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一直流传着“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的说法。
“京油子”是较好理解,打字面上瞧,说的是北京人油滑,那么北京人怎么就油滑了呢?甭急,这得了解北京的社会环境了。
北京是国都,是皇帝、王公、大臣住的地方,作为老百姓来说,不要说这些人,就是他们的佣人,都是您惹不起的,俗话说的好——“宰相家人七品官”嘛。
从上层看,皇帝一言九鼎,一句话可以让人升官,也可以让一个人丢官丢命,因此,给他们做佣人就有一定的风险性。官被抄家的时候,佣人的财产可能同时被抄,甚至和老爷一起杀头。所以当佣人既要在平时巴结老爷,好多得点赏钱;又要时刻与老爷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自己吃挂络。
从底层看,佣人的东家也是佣人的后台,这就是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再者,那些小官和狗腿子也会拍他们的马屁,一个邻居当上了一个有权势大官的佣人,如果你以前曾经得罪过他,他就会仗着老爷的势力加倍地报复你,那时可就够你喝一壶的。所以北京人很少去直接地、过份地得罪周围的人。
从社会上看,一个乞丐,一旦加入了帮伙,就有了势力;一个妓女,哪天受到了王爷的宠爱,就有了靠山。昨天的下三赖,也许今天就抖了起来;昨天的豪门客,也许今天就讨了饭。看过太多大起大落事的北京人,不得不多长几个心眼,和谁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对谁都不过分地亲密,对谁都不得罪。而且发现风向不对,也会马上转舵,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
北京人的油滑,主要表现在语言上,老北京的语言有三大特点:一是文雅。真正的北京人是不说脏活和粗话的,连口头语都没有,倒不是所谓的素质高,主要是怕养成习惯,一旦在老爷面前不留神溜达出来一句,那可就要倒大霉了。所以,老北京话里没有骂人的语言,只有挖苦人的语言;二是罗嗦。要避免您的误会,就要把话说圆全了,既要显得热情,又不能死气白赖,这话当然就罗嗦了,候宝林在相声《戏剧与方言》里有充分的表现;三是抬举人。为了不得罪人,北京人说话总是把自己压低,把别人抬高,由此创造了“您”和“怹”这两个尊称。
北京人说话,也有两个特点:一是咬字不清楚。外地人普遍听不懂北京话,其原因就在于“有味没字”,这样他就可以随时改变话语了,当他说“我刚才说的是……”这里的重复解释已经改变了原话了,因为他看出你的不高兴了;二是骂人不带脏字,是骂人还是玩笑,就要看当时的环境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北京人都是京油子,主要表现在北京的窗口行业;第二,京油子是一些北京人在风云变幻环境中,为了自我保护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反映。可能你讨厌、瞧不起甚至鄙视京油子的作派,确实北京人没有成大气候的人,但是你从另一面看,真正的老北京人,没有一个犯大错误的,没有一个上大当的。就是因为他们在意识上只求平安、塌实,在行为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了,做什么都左顾右盼。外地人看北京人这么事故,这么于是就生出了“京油子”这么个称号。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01811129.html
8月13日晚上,我们去牛街的吐鲁番餐厅吃饭,真真见识了“京油子”的风采。那天下午5时30分左右,坐在我们旁边一桌用餐的是三个北京人,讲一口京腔。我们一边用餐,一边听他们三男人“侃大山”,声音挺响。吃着吃着,只见一位“大爷”把短袖衬衣脱了,光着膀子吃起来!我的妈呀~吐鲁番餐厅服务员也不管管。真是的!哪知,高潮还在后面。这位老兄,吃着吃着又把裤子的皮带给松开了!又过了一会,他竟然把“校门”第一个扣子也解开了。连、连、连~~短裤都露出来了呀~~~~~~这正是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呀,还好没有外国人来用餐,不然真是丢中国人的面。最后,他们三人又来了个结束动作。三人把一位男服务员叫过来,指着一碗菜——炒包心菜,说没有洗干净,菜里有小虫子。好好斥责了男服务员一顿。男服务员又是点头又是哈腰,过了一会,走到一旁低头站着不语。三人还不过瘾!又把吐鲁番餐厅的女领班叫来!指着一盘包心菜又斥责起来~~~~~~最后,女领班先陪了不是,然后叫厨房重新炒一盘,端上来了!看到这些,心里真是厌恶起来!看看老婆、孩子也吃好了,就赶忙起身出去。走过这桌人旁边时,直想往他们身上吐一口口水,解解气!回来时,心里还一直在想:他们三人结帐时,是不是还要吐鲁番餐厅打个折或者免个单?!(其实他们三人也就单点了三只菜)真是三个“京油子”,丢尽了中国人、北京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