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西湖,我用了三天。却仅仅游了西湖一角。西湖之大,景点之多,让国内许多赶建拼凑的景点相形见绌。
古杭州有二十景。我仅有幸游览了其中的凤毛麟角.
断桥残雪
断桥是活在神话里的一座桥。传说白娘子和许仙在此约会。如今,桥头依然留有御笔的“断桥残雪”四个字。整天沐浴在荧光灯的洗礼中。如今的断桥,屹立在三岔路口。
断桥还是西湖三堤——著名的白堤的起点。远观断桥是一个独孔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说其特别除了联想到神话,还有一个独特的自然现象。即桥顶不积雪。总是在桥的一边有雪。细踏上断桥,才发现桥设计的中间凸,两边凹。栏杆很低。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西湖边居然没有湖栏。
“三堤”也是如此。
平湖秋月
行走的第二站是平湖秋月。一样立在白堤边上。平湖秋月是一个伸入湖内的楼阁。面对西湖,视野宽阔。倘若是中秋,在此赏景观月。湖景,月景,相映成趣。
三潭印月
平湖秋月紧挨着中山公园。从这个渡口出发,可以乘船前往湖心岛和著名的三潭印月。古典的渡轮按点出发,每人是45元,含岛上门票和往返船票。
初春的西湖,波涛汹涌,轮船迎风而行,直驶湖心亭。这是渡口的第一站。下船游览,顿觉得心旷神怡。岛上绿化很好,绿意葱茏。全然不象冬末的西湖。在这里,你时常有种时间倒流、空间错位的感觉。从湖心岛换乘另一艘渡轮赶往小瀛洲。这应是湖中最大的岛,著名的三潭印月就在此岛。
小瀛洲由西湖清淤的淤泥堆积而成。是个有名的湖中湖。小瀛洲成田字形。中间有四五个湖泊排列成“田”装。岛上别有洞天,宛如仙境一般。游人到此有种脱尘落俗的感觉。小瀛洲外波涛翻滚,涛声如鸣;小瀛洲内波澜不惊,风平浪静。真是人间盛景!
下午三时,再次乘船离开小瀛洲。下一站是雷峰塔。抬头看看天,没有太阳。
苏堤春晓
这是西湖又一道名堤。和一个历史名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赶在立春还有四天的时间徒步走了一段。堤上游人如织。堤上有五道弯孔桥。桥头便是花港。
花港观鱼
赶到花港是导游的大力推崇。到了以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池子,这大概就是花港了。实际上一个临湖而建的大池子。池壁上种满了桃花。如今是冬季,没有花,也没有鱼。导游说鱼儿象我们一样怕冷,睡了。
时间不早了。立马赶往雷峰塔。
雷峰夕照
古代白娘子和法海的大战让这座塔扬名古今。
雷峰塔面对南山路,背靠夕照山。山上树木葱茏,林密院深,钟烟缭绕。门票是40元。只可惜雷峰塔是近来新建,完全找不到遥远的感觉和伤感的回想。只觉得是现代人的涂抹。一如西泠桥边的武松墓和苏小小墓,均为2004年重建。原墓毁于上个世纪60年代。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新新的一个冢,怎么也无法和古代勇猛的武松和风华绝代、才花横溢、迷倒一个南朝的江南名伎苏小小联系起来。
我是带着遗憾离开雷峰塔的。
这是我西湖的最后一站。
很有趣的是我从神话中的断桥开始,到神话的终结雷峰塔结束。不知道是机缘的巧合,还是有意让我带走一丝遗憾。反正西湖之游一如神话。
人在画中游。画中游西湖。景不醉人,人自醉。
南屏晚钟
赶往马路对面坐上观光8号线。又经过了南屏晚钟。也就是坐落在南屏山下的净慈寺的钟声吧?只可惜我所听的不是晚钟。虽然时间很晚了。可和尚们忙于门口售票,引导游客和招揽游客。大概忘了打钟了,也大概忘了念经书了。你看,他们满脑子的市场经济。空留下得道高僧渐行渐远的背影。
我不忍再看,就扭过头去,车已经驶入繁华的延安路。路边的霓虹灯是家乐福的和解百的。转载请联系:Courtle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