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大庙埕摆满了寿桃,新生儿的父母将它们送给亲人,以此表达传承生命的愿望。8月7日,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举办活动庆贺“拾福分”民俗入选漳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学者认为,这一民俗体现了独特的生育文化,是闽台民间文化的组分。
“拾福分”民俗活动历时三天。唱社戏、拜祭村庙供奉的广平宣王后,村民们通过问卜的方式选出一头“福猪”牵到庙前,用红丝线把两朵花系在一起,搭在“福猪”脖间。随后,村中有威望的长者对着“福猪”叩头跪拜,巡酒三回。此时“福猪”会温顺地跪伏在庙埕供桌前。长者再斟酒置于广平宣王案前,行三跪十二叩首礼,开始宰杀“福猪”。“福猪”宰杀煮熟后,切成肉块分发给郑氏宗亲,称为“拾福分”,寓意宗亲们都能享受到祖先带来的福气。
之后,人们还要分发以面粉做成的寿桃。寿桃是当年生儿育女的家庭预先订做的, 分发给以前曾分发过的人家。送桃的人要登记新生儿女的名字,来年便可以接受其他新添儿女的人家分送的寿桃和“福肉”了。
村中老人郑水告诉记者,这一习俗已延续800多年。据族谱记载,宋高宗年间,郑伯可由莆田至山北村开基,渐成村落,沿用河南祖地习俗,建庙祭祀周朝的广平宣王姬静,因为郑氏的远祖是姬姓。洋西郑氏后来播迁至台港澳等地,成为数十万郑氏的祖地。史料证实,郑成功先祖从洋西播迁至南安,洋西是郑成功更早的祖籍地。为表达祈求宗族繁荣昌盛的愿望,洋西郑氏祖地产生了为鼓励繁衍后代而告知先祖的独特民俗活动——“拾福分”。
据漳州民俗专家郑惠聪介绍,分“福肉”是为了祈求先人的福荫,分寿桃则是追求生命的绵延,“拾福分”是中华民族敬宗睦祖、重视生命传承的表现,包括民间信仰文化、寻根文化、生育文化,是闽台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内涵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