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州,一共去了两次。第一次去时玩,第二次去是面试。所以通过两次的苏州接触,我想写写我的苏州之行。
州,一个很干净的城市。在现代的气息下依旧掩饰不住典雅的余韵。
漫步京杭运河:那是刚下过雨的夜晚,坚持一个人的出来。风很凉,很轻,打在脸上如妈妈湿润的轻吻。缓缓地下了阶梯,凝视满盈的河水。因刚下过雨,河畔只有我和我拉长的影子,水不时地冲上岸来。突然想起“潮打空城寂寞回”。说的是南京的石头城。如今,石头城下已经是高楼林立,秦淮河水在这也只有一点点,失了往日的壮阔和寂寞;这里不是石头城,可我却听到了古人的声音。京杭运河无论是否是因了隋炀帝的贪恋美色而建,但是他打通了京城和江南的水上交通,此功此德,我们铭记于心。水上不时有游船往返,船中灯火通明,猜测他们雅兴甚高,仔细寻觅飘落的声音,想象着他们是否也会像苏子泛游赤壁时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可惜,耳边回荡的依旧只有水声回应。深呼吸,抬头看桥上,昏黄的灯光书写着这个陌生城市的故事。不记得谁说,走在陌生的城市,夜晚可以看到他的真实。苏州,我集结了20年的勇敢,一个人来了。徜徉在这陌生的城市,听着她的呼吸和心跳。心中有事,所以低低地唱起回旋在脑海里的歌,在河边一次又一次的来回。如果可以,我想永远这样走下去,听风的歌唱,听水的掌声,也许以后我还会来,京杭运河。
苏州园林:苏州向来以私家园林而取胜。此行选择了其中一园林做代表游玩。里面的陈设和布局让我想起了大一时候去的扬州个园。园林建筑,了解的知识不多,记得以前在中学美术课上学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建筑同异,没有去过北京,所以不好比较,只在心中把有关私家园林的建筑特点默默地对照了一遍。记得以前在一书中读到这么一句话:“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私家园林追求的上一人与自然的饿巧妙结合。所有的园林在当年都是官宦人家的私宅,所以不能奢华但求舒服。舒心惬意乃人作之园的最高要求。于是,我们可以发现江南园林的青灰浅白,绿树环萦,小桥流水人家,一份轻轻浅浅的安逸给了办公回来的老爷一份舒心。一份逃离朝廷宫廷喧哗的宁静。所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江南的园林都可以给我们在闹市里的一份归隐的娴静。古人造园讲求情趣,讲求艺术。所去园林不多,但见园林在建造上“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采用各种手法错落有致,布局上用屏障、框景、水幕等让视野广阔,别有韵味。在游玩的时候,听来不少有关园林建造的文化含义,愈发觉得古文化之博大精深。其中还记得这么一个笑话:地上有梅花和饿铜钱的刻印。先踩钱再踩花者则寓意着有生财源兴旺,不为钱愁。反之则不好。突然想起那年去杭州,很多人在苏小小的墓前摸硬币,只为了世俗的谐音:墓财——摸财。不禁感慨世人宁肯打扰这位江南才女的轻闲,求得自身的钱财。呵呵,好多东西在时间和年代中都有了变化。看看门票上的标注:世界文化遗产。淡定一笑。
苏州,温婉纯净,轻轻悄悄地行走在喧哗的都市里,给所有匆匆的过客清新的风:又如雨巷里哀怨的丁香姑娘,洗礼着现代的文明,张开怀抱,矜持而羞怯地毅然决然地勇敢地展现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现代的,古典的,苏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