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元塔和金章阁位于开平市长沙镇平岗管区(塔山)。其中开元塔高7层,占地面积49.1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16年(1751年),原名[文塥]塔。据传当时四川省南溪县人叶重秀到开平任知县,见开平县文化不兴,科举寂寂无名,便倡议在马山顶上修建[文堛]塔(堛与笔同音同义)以此寄托多出人才。[文堛]塔建成后不久,开平先后就有10余人中举。金章阁占地面积为97.02平方米。
道光23年(1843年),时任县令江西吉水人张帮泰决定将[文塥]塔增高两层,使与苍城学宫的地阶相平,同时在[文堛]塔左侧添建一个[文印],开平则会人才辈出。同年7月,[文堛]塔被增高两层,形似官印的四方阁也建成,取名为[金章阁],还规定不出状元不开[文堛]塔底门。此后开平果然科举大兴,开创了开平科举新纪元,因此[文蝠]塔被改名为[开元塔],但由于始终未出状元.所以底层塔门至今没有打开。
1999年,开平市委、市政府重新修葺开元塔和金章阁.开放游客参观。

(开元塔牌坊)

(开元塔牌坊)

(开元塔)
(2)无人村探秘
这条11年前最后两户心惊胆颤的人家撤离后,就完全变为人去村空的村庄,流水将村隔成田野阡陌中的一座小岛,高大的老树和穿插其间的藤蔓又构成一道10米左右厚度的绿墙,看不出一点象征村落的标志,逝去的岁月给它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村落四周被水沟和水塘环绕,村边被杂草树木丛生的荆林完全包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奇者进去探险。走在从开平市区到三埠石海村委会的乡间小道上,如果不是有人带路,大家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一条辉煌过的村庄,更不敢轻易走入这条许多年前就令胆小者毛骨悚然的无人村。无人村原名叫<邓边村>,在 1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居住,住过58户人家,村民是甄、伍两姓其中大部姓甄。上世纪20年代,侨乡开平兴起漂洋过海创业风,村里的青壮年相继到西方国家淘金,赚了钱的就把部分寄回来。由于战乱频繁,土匪多次趁火打劫村庄,村人便集资在村的南面修筑了一座七层高的碉楼。碉楼虽然给村庄带来了稳定,但并不能给村人制造财富。于是村人在“金山伯”的影响下,纷纷再度搬迁到国外。 到解放初期,无人村<邓边村>只剩下十多户人家。土改时这些留守户出走后,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56年,无人村<邓边村>只剩下五户人家留守。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村里只有两户人居住。村庄杂树遮天蔽日,几乎密不透风,处处充满着空虚、孤寂和恐惧。到了晚上,两户人家大门紧闭,村里时不时响起像人也像乌鸦的惨叫和悲鸣,小偷常常出现使人转辗难眠。两户人家心惊胆颤,无法忍受恐惧的长期折磨,在1998年最后两户人家搬到开平市区置业安家。带不走的房子和家什只好被遗弃在岁月里了。

(无人村碉楼)

(无人村大宅)
资料http://hi.baidu.com/%BF%AA%C6%BD%C2%C3%D3%CE%D7%DF%CD%B8%CD%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