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行二:登封 12月23日,早上在火车站边的客运站寻找到少林寺的车子,售票的阿姨对我们这些背包客见怪不怪,直接丢过来两张到登封的车票,告诉我们司机会在少林寺门口停车的。客运站门口有人冒充工作人员拉客,许诺20元的车费(比客运站的价格贵2元)可以把我们送到少林寺的里面,我们没有轻易相信,而是坚定不移的向客运站里面走去,可是客运站的售票员和司机就好像抢人一样把我们急急的带上一辆车子,让我们霎时以为又上了贼船。虽然车子有沿路拉客的现象,但速度还是有保证的,两个小时不到就到达了少林寺的门口。在少林寺的售票窗口被工作人员忽悠了几句,我们就购买了登封的旅游年票,包括少林寺在内的二十个景点联票只要140元,因为少林寺的百元门票是有学生证也不能打折的,算算好像还是比较划算的,就和朋友一人办了一张。拿着联票(也是年票)进了少林寺的大门,发现这里也是有环保车可以有偿把游客送到少林寺的山门前的,再看看周围的环境,绝对不是随便什么车子都可以开进来的,所以我们之前在洛阳客运站门口遇到的拉客的说多出2元钱可以把人送到少林寺里面的话,绝对是骗人的。从大门到山门的这段路上,还会路过武术学院和表演场,没有乘坐环保车的必要。 路过演艺场的时候,恰巧快要开始表演武术了,于是我们匆匆在山门前拍了照后就开始欣赏少林弟子的精湛武艺。练功夫的人就是不一样,台下的我们穿着厚厚的大衣还瑟瑟发抖,高台上的武士赤裸着上身,挥舞着兵器,摔打着自己的身体,虽然是一些我们看不懂的拳路和套数,但禁不住人们的阵阵叫好。其中一个不足六岁的孩子的表演特别引人注目,穿着桔红色僧衣的小孩子轻盈得比划着童子功,身体柔软的好似无骨,让人好不喜欢。 接下来在少林寺内的游览有些沉闷,拥挤的人群让我们不能很好的“蹭”导游,崭新的建筑外围也减低了我欣赏的兴趣,做为“天下第一祖庭”的少林寺,没有我预想中的那种辉煌大气的感觉,喧闹的人群也让它少了些肃穆庄严的气氛,这时候能吸引我的大概也只有它深厚的佛教文化背景了,虽然新社会把我教育成了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那些缺乏科学依据的据说、传说还是让我为之着迷。 寺外大片的塔林在阴沉的天空下更显得凝重沧桑,无论一旁的少林寺更换了几代掌门、被重新修葺过几次,那些长出杂草、爬上青苔的塔砖仍旧日复一日的记载着光阴和历史,仍旧深深的震撼着每一个肃立在其中的人。 三皇寨是嵩山景区中让人最为眼前一亮的景点了。从山脚走向嵩山少林索道的途中,是一片只有点点残红的枫树林,而当我们坐在索道通往三皇寨景区的十几分钟内,在不知翻越了几个山头的过程中,那些山峦叠嶂的山峰被各种层次的红、绿、黄色的植被覆盖着,初冬的寒冷似乎成了这美丽的山景的催化剂,人们一边惊叹着这些植被颜色的丰富、一边陶醉在这些颜色的璀璨中。 出了索道,还要沿着山路走半个小时才能真正到三皇寨景区的入口,快接近的时候,就看到不远处的山壁上大片突兀的山石,几十亿年的地质运动利用山石在这里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我们沿着崖壁上的栈道游览三皇寨,也许在地质学上应该被叫做挤压、断层、波痕、交错层理等的这些地质现象,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却是嵩山筋骨的挺拔和伟岸,栈道依山而凿,一边是陡峭、雄奇、险峻的山石,一边是深不可测的悬崖,时而穿山而过,时而跨越山涧,一路的美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从三皇寨出来后,我们已经没有体力在去什么景点了,于是直接坐公车到了预先定好的位于阳城路的未来宜居连锁酒店。酒店地理位置不错,不远处就是登封汽车总站,门口一部公交车可以送你到很多景点,酒店的外观和内部陈设和它的名字“未来宜居”很相称,颜色大胆,大堂和客房内的陈设都是几何型的家具,连多余的凳子都没有,就是价格偏贵,145元一晚。附近的守敬路算的上是餐饮一条街,我们东挑西拣得找了家正宗郏县羊肉饸饹面馆,吃了颇有特色的羊肉豆腐粉条。 24日一大早,我们在酒店前的车站坐车到了嵩阳书院。书院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北魏,地处太室山和少室山的交界处,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良好的地理位置让它逐渐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而如今的书院已经没有了络绎不绝的讲学授业的名师和虚心求学的生员,就连慕名而来游访揽胜的也只有我们图图两人,凋零的楼阁也不复当年的胜景,院内有着“嵩阳碑王”之称的大唐碑和两旁周代的将军柏相互挺持映衬,为这初冬的嵩阳增添了些许古韵清幽。 顺着嵩阳书院右侧的石阶而上,是太室山的峻极峰,当地人的体力和心态都很好,一路上一直看到有人开心得上上下下的。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把峻极峰上的老母洞、峻极宫、中岳行宫、白鹤观、天爷庙这些景点都跑遍,我们用了一个小时爬到老母洞后,抬头看着那些分布在山壁上的其他宫阙,怎么看怎么觉得遥不可极。老母洞是个顺着山势建造的道观,里面除了玉皇大帝的塑像,其他的各路神仙都是女性:女娲是女性、观音有女身像、就连财神、土地等神仙也有女性代表。 老母洞前的停车场,我们包车到嵩岳寺塔和大法王寺。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塔,它也曾经被巍峨如宫殿般的寺庙围绕,历经沧桑后却也是只身矗立在崇山峻岭中。登封市正在准备申遗,所以在各个景点都配置了一些退休的老干部,免费为游人讲解,老干部绘声绘色的解说,让我们了解了为什么古人不用一根横梁,只用青砖和糯米汁就能建造起高达40米的嵩岳寺塔;而嵩岳寺塔精巧绝妙的设计结构(比如抛物线形的外形),正是让这座密檐式宝塔能够长久屹立、经久不倒的原因。 大法王寺就在嵩岳寺塔的边上,沿着楼梯走进山门,看到的就是寺内著名的两棵千年银杏,这个时节正是银杏果成熟的时候,负责讲解的老干部一边拾着落在地上的银杏果,一边自豪的向我们讲解着法王寺荣耀的历史,突然一阵大风刮过,树上的银杏果纷纷砸落在我们头顶上,惹得我们也掏出塑料袋加入了拣拾白果的队伍。藏在深山中法王寺有着让人惊讶的历史,它的创建时期仅比中国最早的白马寺晚三年,比第一祖庭的少林寺早了420年,在它建成的1900多年中,曾经7次更名,而每次更名都是由当朝的皇帝钦点御批的。大法王寺被誉为“嵩山第一胜地”,不光是因为它悠久的历史、珍贵的文物,还因为这里优美的环境。在西方圣人殿向东眺望,有对持的两座山形成了好似倒开的门阙,人们称之为“嵩门”,每到中秋月夜,一轮初升的明月恰好悬挂在嵩门之中,古人寓名为“嵩门待月”,也是登封的八大景之一,登封市每年的重阳节庆恰逢中秋前后,也都是在这里举行的。站在藏经阁向后山坡眺望,几座宝塔竖立在山坡上,分别是四座唐塔,一座元塔和一座清塔,他们虽然代表的是不同朝代的塔的建筑形式,但体现的都是大法王寺悠久的历史。 在嵩阳书院前的停车场坐了同一班公车到的中岳庙。中岳庙是冠着庙名的供奉中岳大帝的道观,是我们这几天里看到过的规模最大的最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了。一路参观下来,觉得中岳庙的建筑里,门、坊特别多,沿着中轴线以次有中华门、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华三门、竣极门、崇高竣极坊,不过只有中华门、配天作镇坊和崇高竣极坊是牌楼,其他的都是殿阁。崇圣门右侧有座古神库,四个身高3米多的铁人分别立于神库四周。关于这四个铁人的传说有很多,在当地人眼中他们不仅仅是神库甚至中岳庙的镇庙铁人,也是人民祈求身体健康的保护神。供奉中岳大帝天中王的中岳大殿的建筑格局据说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似,我们没去过太和殿所以也不知道两者有多相同,但殿顶的盘龙藻井是我第一次见到的立体雕塑的藻井,正中的盘龙向下探直了身体,龙嘴大张,嘴中的那颗夜明珠却已不知道在遗失在哪个朝代了。中岳大殿两侧有东西廊房,供奉的是十殿阎君、八大朝臣、七十二司,走在长长的廊房中,看着这些阎罗的塑像,任何人都会觉得阴森森的。中岳庙最后一殿是御书楼,不起眼的桔色两层砖楼有些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供奉着08年3月份才开光的玉皇大帝的塑像。午后难得的阳光斜斜的撒在门口,年长的道士慵懒的靠着门口打盹,年青的小道士则在勤快的打扫着殿堂。御书楼的外观很古老,不过不经意的一抬头,让我看到了更古旧的殿内的横梁和壁顶,上面那些那些斑驳却韵味尤存的图案让我忍不住遐想连篇。偌大的中岳庙内还有金石、宋碑、明(铁)狮等众多的历史遗迹,等待着游人去亲身体验。
(少林寺的牌坊)
(塔林)
(三皇寨美景)
(嵩岳寺塔)
(大法王寺塔)